大青山脚下
沃野千里的都市草原带上
点缀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
随着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
在这片迷人的土地上
古老和新鲜、传统和现代
不断交织融合
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使这些跨越百年的古老村庄逐渐蜕变
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更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
迈上了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
在90后村民张学强的眼中,“钱多、事少、离家近”是最完美的工作状态,可他没想到的是外出打拼多年,自己的这个“理想”竟然在老家新城区甲兰板村实现了。
作为大青山下的古老村庄,甲兰板最初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南邻省道,北接敕勒川万亩草原、东边是“网红村”恼包、西边是大学城的甲兰板村,在今年4月初的时候,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村落,保持着一贯的安静与古朴,村民们平静却也平淡地生活着。6月25日,马头琴草原文化产业园试运营,安静的小村变得热闹起来,张学强也是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开启了自己“出门即上班”的打工生涯。
“我之前在城里打工收入也不少,但是花销大不说,还不能照顾家里。总觉得特别不值。”张学强对记者说道,“后来我看到村里一天比一天好了,这些年陆陆续续改造了全村,改善了咱村民的生活。前不久这个产业园也在家门口落了户。我就回来打工了,现在我们这个小家日子过得很滋润。”
张学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在城里打工的他和妻子每年能收入大几万,但是房租、水电、交通等费用算下来他们俨然就是大家口中的“月光族”。回村打工后,房租省了,交通费用也省下来了,既照顾了年迈的双亲,又节约了许多开支,一年里里外外存个五六万块钱没问题。让张学强有信心有底气回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甲兰板村以“艺术+乡村”为发展模式,文化为魂、旅游为核,形成的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详细来讲,就是以马头琴文化艺术产业为引领,从空间场景、功能业态、文化氛围、体验模式等多维角度打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感知与休闲度假产品。将村子打造成集住宿、休闲娱乐、艺术交流、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网红艺术音乐小镇、文化传承创新基地、马头琴特色主题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目前,产业园已经与国家非遗大师齐宝力高老师、齐峰老师、呼斯楞老师等艺术家和工坊艺人达成了合作,名人带动营造浓郁的文化产业氛围,吸引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音乐人才等入驻园区。这个大青山脚下的百年古村依托持续向好的生态资源,凭借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优势结合创意文旅策划,催化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造出适合本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从而走上一条艺术振兴乡村之路。
“村内通公交车、建立高标准水冲厕所、完成户厕改造、对村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提升、污水管道进行维修、重修蓄水池,这些年我们陆续把村容村貌进行了整体提升,在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关注。”甲兰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文君说道,“过去在外打工的村民很多,一户人家就剩下些老人,有些连老人都走了。这几年咱们村发展起来了,村民们也都回来了。有些村民就在村里找到了工作,有些干脆自己创业做些买卖,收入都很可观。我们会带着乡亲们把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这条康庄大道走到底。”
更多新闻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马幺幺
编辑:张臻
校对:王方
一读:段磊
编委: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微信; 本平台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hhhtrbs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