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程海热浪滚滚,但景色怡人,山峦仿佛覆盖碧绿的绒毯。其间,穿插着大片灰绿的油橄榄林,在阳光下似乎泛着银光。
夏末,正是油橄榄挂果的时候,绿色的果实密密匝匝地垂在树梢。很快,这些果子会变成紫黑色,由丽江森泽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收购加工,成为一瓶瓶泛着青草香味的橄榄油。
除了统一规划的橄榄林,程海边还偶有一两株老橄榄树,遥望着程海湖。这是八十年代油橄榄产业发展失败、橄榄林几乎被全数砍尽后仅存的老树了。那时的农户大概不会想到,这些“没有用”而被砍伐的橄榄树,有一天又会被种下,成为一株株宝贵的“摇钱树”。
“橄榄油值钱啊,油橄榄树就是摇钱树!”漫步在广袤的油橄榄林,森泽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严绍会向我们介绍:作为所有植物油中唯一采用鲜果果肉冷榨的即食油品,橄榄油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活性成分,素有“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的美誉。无论是在电商平台和商超,橄榄油都是食用油中价格最贵的品类之一,价格远超其他植物油。
据统计,2019年全国食用油消耗量为3400万吨,橄榄油消耗量13万吨,其中仅有7千吨属于国产,市场缺口很大。
这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由于永胜的气候和土壤与油橄榄原产地接近,这里非常适宜于种植油橄榄,单株产量曾创下云南油橄榄之最。在专业的统一规划种植下,丰产期单株产量高达70公斤,照当前市场价,每亩的橄榄油产值可达17800元。同时,油橄榄是一种“长寿树”,丰产期可长达50年以上,农户们只要种上几亩油橄榄,就相当于种下了一片“摇钱树”。
除了经济效益,其实油橄榄产业能带来的还有更多。油橄榄是生态兼经济的产业,严绍会说:“除了生产橄榄油,我更希望能将油橄榄树作为一种生态作物去发展。”
“从经济产业的角度说,油橄榄需要精心的养护,否则就不开花结果。”严绍会说:“但其实,它的生命力顽强,抗旱能力突出,不需要照管也能好好生长。更重要的是,它对空气净化作用大,同时对其他树种没有侵犯性,用来做生态修复、生态造林都很适合。”
程海湖边的不少土地,都曾因为蓝桉树的入侵变成一片片飞沙走石的荒山。如今,这些土地被油橄榄林覆盖,青翠怡人。
据介绍,油橄榄四季常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是极好的生态保护树种,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有效解决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油橄榄树寿命很长,目前全世界寿命最长的一株橄榄树已愈千岁。“短期内,用油橄榄覆盖荒山恢复生态。等时机合适了,再去进行一些合理养护,它就能开花结果,产出经济效益。”严绍会说:“到时候,荒山都被油橄榄林覆盖,那场面多美啊。”
虽然美景就在眼前,但在永胜,也曾有过一段关于油橄榄的辛酸往事。
林学专业出身的严绍会早在1984年便开始研究油橄榄,他见证了油橄榄在永胜的“前世今生”:“永胜种植油橄榄的历史很早,早在七十年代就大量引进。可是由于没有产业化开发,也无人收购,农户种出了油橄榄果只能自己粗糙加工拿去‘撇油茶’,八十年代便几乎全数砍尽了。”
△历史照片
1987年,严绍会被林业部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派,到意大利学习油橄榄种植技术。学了一年回到永胜,本是雄心勃勃想要大展身手,却眼看着橄榄树被一片片砍尽。对农户来说,油橄榄不能吃,不能织布,不能卖钱,实在“无用”。严绍会眼睁睁看着已经挂果的油橄榄被砍伐,再是心痛,也毫无办法。
△历史照片
直到2011年,早已改行的严绍会有了生意,挣到了钱,但始终舍不下曾经这个关于橄榄树的梦。他又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永胜程海湖,承包200亩地建设了油橄榄标准化种植示范园。
△历史照片
严绍会引入了佛奥、克罗莱卡、皮瓜尔等8个品种,通过3-5年选择良种,进行种植栽培。他走进农户家,宣传种植技术,以成本价向农户售卖优质油橄榄树苗,又统一回收油橄榄。同时,永胜县政府大力支持严绍会的油橄榄产业,将公司认定为永胜县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帮助公司向农户宣传推广,让老百姓们逐渐恢复了种植油橄榄树的信心。
十年来,严绍会坚持“良种、良地、良法”的种植,加上专业的修整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基地成果颇丰,农户们种植的油橄榄也开始大面积挂果。
从育苗、栽种、修建、水肥,到榨取的每一个步骤,严绍会都钻研其中。凭借专业的技术,他成为了国家林草局林草乡土专家、中国经济林协会油橄榄协会副会长,公司也成为丽江市油橄榄协会会长单位。目前,已取得3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还在申请注册“丽江橄榄油”地理标志产品。
△历史照片
如今,公司已建成集示范种植区、丰产示范区、良种繁育中心等多功能的基地500亩,还通过辐射带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油橄榄的积极性,在永胜各地与他合作的农户,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亩。种植最多的一家农户,去年种植200亩油橄榄,销售鲜果得到了六十多万收益。
面对现如今的市场和中国油橄榄的发展现状,严绍会颇感心痛:“我国橄榄油绝大部分都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人民群众消费不起。更重要的是,橄榄油分成特级初榨、初榨和果渣油,只有特级初榨,才是将果子摘下24小时内打浆榨取的第一道精品。但很多国外进来的油,都是劣质的果渣油,甚至是跟别的油混在一起的‘调和油’!”
严绍会倒出一杯“森泽”橄榄油,颜色黄绿清透,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他一饮而尽,又将剩余的油顺手涂抹在皮肤上:“1964年3月3日,周总理在昆明海口林场亲手种下一株油橄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橄榄油能实现全民食用。我们有适宜的环境,也有技术,可以产出最好的橄榄油,为什么还要高价去跟外国人买呢?”
从回程海种油橄榄到如今,已过去十年,严绍会终于等到了丰收的这一天。“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仅靠企业是不够的,更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科学的规划。要形成良好的油橄榄产业链,培育出自己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的地理标志产品,才能让老百姓获得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让人民都能吃上咱们自己的好橄榄油!”严绍会说:“这就是我个人的中国梦。”
记者手记
从去年开始,严绍会合作的农户种植的油橄榄开始大面积挂果了。
十年了,严绍会终于看到了他的油橄榄林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晶莹剔透的橄榄油。但由于产业定位模糊,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永胜油橄榄种植分散,难以连片经营。严绍会说,这需要政府牵头明确定位,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先做生态修复,再做产业开发,才能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益,真正为百姓带来实惠。
另外,现在的严绍会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如何把油卖出去。他的油凭借着好品质,现在主要供给其他品牌,而自己的品牌却还未能打响。“种植和加工橄榄油的领域,我是专家,但卖油我不怎么懂。”严绍会说。这个年近花甲的油橄榄专家对于当下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不甚了解,对网络销售渠道也很陌生。他习惯的是土地的厚重、树木的肌理和橄榄油的光泽,对新生的“直播”“带货”却一点也不习惯。他承认,他现在必须从土地上抬起头来,好好学习一下营销,学习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了。
严绍会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远,但程海湖上的风吹过油橄榄林,树摇影动,像一片片灰绿色的帐幕,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