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在深山峡谷中,像世外桃源一样。贵州紫云格凸河,不仅有绝美的风景,原汁原味;还有质朴原始的居民,生活在这儿,夏天一点儿也不热,冬天也不会太冷。贵州紫云格凸河还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吸引着外界人的目光。
贵州山里有一个神秘的村寨,叫中洞苗寨,人们住在天然的洞穴里,年复一年。生活在洞穴,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奇怪的是,外边有了房子,穴居人们也并不愿意搬出来。
中洞苗寨距离格凸河不远,这里的人们世代生在洞里,长在洞里,死后也安葬在临近的洞里,被称为世界最后的穴居部落。
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18户人家73个苗人。去往中洞苗寨的路只有一条由大石块制成的楼梯,一肩宽的路,连马都行不得,只能靠徒步,走过去要花一个小时。所有的物什,不管是柴火、玉米、土豆还是布匹,这里的人都只靠背篓搬运。
听说,现在条件变好了,政府修好了新房子,请穴居苗人搬出去住。然而,没几个人愿意的。至于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搬?确切的原因不清楚。也许是他们习惯了住在洞穴,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也许住在洞穴里,冬暖夏凉,在天然的洞穴,有天然的生活。
来看看穴居苗人的家,中洞有200米深,上百间无顶木屋和一所学校环洞而建。位于洞口的“小洋房”,是他们的卧室,站在几十米开外都能清楚看见床具。整栋房屋整洁雅致,几束干花点缀门窗。
做饭的炉灶在大门外的开阔区域,整个房屋靠着一侧坑洼的洞壁。靠墙的高处,支起鸡舍和晒满衣物的“阳台”,门口还摆放着可供零星游客买走的根雕、木手杖。靠近洞外不远处,有一片规整的白房。
不过洞里的人家保持着传统的平淡日子,女人们早上7点起床,做早饭。饭后上山去讨猪菜,割青草。猪菜喂猪,青草喂牛。割草回来做午饭,再去地里挖洋芋干农活。晚上8点晚饭,绣花、蜡染。10点睡觉。
这里的孩子每天下午3点放学,回家后就会拿一个背箩,上山讨猪菜。
生活在洞穴里,也葬在洞里。洞穴岩壁上,悬着一口口棺材,埋葬着死去的人。格凸河两岸的万丈悬崖绝壁上遗存了众多的苗人悬棺,崖壁的洞穴中也摆放了成百上千的苗人古椁。这些悬棺洞葬,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完好,不知是古苗先人战死沙场的英雄墓冢,还是南迁的苗族不肯入土为安,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子孙把他们带回梦绕魂牵的东方家园的途中憩院。
近年文学界的一大发现——苗族史诗《亚鲁王》自公元前2000年已有雏形,在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这部有26000余行的史诗,仅靠着一代代“东郎”穿越过4000年历史长河,一字不差口口相传。至今,仍在苗人隆重的葬礼仪式上由东郎为亡灵唱诵,少则一日一夜,多则十日十夜。
对苗人而言,死亡并非终点,而是新生的开始。
最早,蜘蛛人是为将棺木背上河谷两岸的悬崖峭壁安葬而练就技艺,并将之代代相传,以至于他们不用任何保护即能在高达百丈的大穿洞崖壁上放悬棺、掏燕窝,身轻如燕,敏如猿猴。
贵州这个神秘的地方,在盛夏酷暑的季节,仍然是清凉清凉的,有些人去这里避暑,感受当地苗人的生活;有些人去这里看美丽的自然风景,感受远离喧嚣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