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铭悦 | 北京报道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栋五层西式风格的古典建筑,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红楼。因曾是北京大学所在地,又被称为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北大红楼重新布展,对外开放。这里有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有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有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等六处旧址。走进这里,就走进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早期组织也在这里诞生。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百年红楼,见证革命历史,重温觉醒年代。
8月1日起,修缮后的北大红楼开放个人预约,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前来参观。
北大红楼走廊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版63期。从第八卷第一号起,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刊物,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深刻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
蔡元培设计的北大校旗和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将北大二字上下排列,犹如一人背负二人,又有三人成众之意,象征着北大人肩负开启民智的重任。在鲁迅先生看来,北大学子有责任、有义务成为推动国家民主进步的脊梁,北大精神也凝聚在这枚古朴的校徽上。
蔡元培校长的办公桌复原场景,桌上摆放着《北京大学日刊》
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
1917年1月,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后,陈独秀就搬到这里办公。这里左右着思想界的风云变幻,为学生运动提供精神燃料。
李大钊曾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
1918年8月到1922年12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就在这里办公,这里摆放的是当年使用的书柜、办公桌、电话等物品。
图书馆主任室会客厅
1920年4月,李大钊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就在这间会客厅进行交流,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10月,位于北京的共产党小组在这里成立,一个月后,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图书馆主任室里悬挂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第二阅览室
第二阅览室是北大图书馆日报阅览室,又称新闻纸阅览室。毛泽东曾在这里担任图书馆书记员,登记新到报刊和读者姓名,管理着15种中外文报纸。在这里,毛泽东积极参加北大学术团体,研究各种主义,寻求救国真理,成为一名马列主义者。
大教室
这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一间教室,能容纳七八十人同时上课,李大钊在这里为学生讲授《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马克思理论课程,鲁迅也曾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这间教室里常常挤满了求知若渴的进步学生。
五四游行筹备室
这里原本是北京大学第一个进步学生社团——新潮社的编辑部。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爱国学生聚集在此,赶制旗帜,书写标语。学生领袖罗家伦在这里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通告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办公室
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等人经过多次酝酿讨论,在北大红楼发起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当时是秘密成立的,直到1921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登出《发起马克斯学说研究会启事》,才对外公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责编 | 周琦
版式 | 孟凡婷
微信值班: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