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处山坞的小山村,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自己的特色振兴之路?8月13日早上5时,笔者来到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一睹这座昔日的穷山沟发生的巨大变化。
时下正是茶树菇上市旺季,笔者来到葛毛坞村里的茶树菇种植基地,凌晨5点,天还是微微亮,但见简陋的菇棚里灯火明亮,听见欢快的歌声和笑声。4名年轻女子、3名朴实壮汉正在棚内赶采茶树菇,他们都是葛毛坞村两委干部,虽然年龄各不同,但他们的干劲十足。“开心的笑声响起来,新鲜的茶菇采起来,我们的日子火起来……”50多岁的妇女主任彭莲香一边采菇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曲。她告诉笔者,我是村里的老大姐,要起一个带头的作用,基本上每天凌晨4点来钟就会提前到达茶树菇基地,把灯开好,把框摆放好,为采摘茶树菇做好准备。
“你们看呐,我采到了菇王啦,快来看一下,好美!”年轻女干部肖桃惊喜地笑道。这座基地还是去年建的扶贫项目,虽然不是很大,却已成了村里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整齐排列的菇棒上一朵朵大小不一的茶树菇静悄悄地绽放。据介绍,这座菇棚面积大约1.5亩,种植菇棒2万多棒,正常情况下每棒产菇可达八两左右,按目前的行情产值还是不错的。
“我们这个基地每年大概产菇一万五千斤左右,每年为我们村集体增收大概十几万吧……”葛毛坞村支部书记裴国庆说。虽然天正下着小雨,菇棚内却闷热异常,没多久就见采菇人热汗淋漓。“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些村干部都是义务来采集茶树菇的。新鲜茶树菇,它的含钙量比较高的,茶树菇是菇中之王,有需要可以到我们基地来采摘嘢。”在菇棚,笔者看到有活泼开朗的“菇娘”还不忘拍抖音,为村里的茶树菇做宣传。活跃的女干部程望枝一点也没觉得累,也从来不会抱怨,她告诉笔者,采菇最忙的时候,每天两点钟就起来采菇,一直采到六点半,再拿到市场去卖。
花上三四个小时采完头茬菇,村干部分头行动,运送一部分到县城去卖,其余的则在菇棚旁的一座简易烘干炉里去烘干。“每天看到采这么多茶树菇,就算累点,我也很开心。”村里最年轻女干部徐巧园说道。负责茶树菇烘干的村民钟维港谈道,“我们出菇时量很大啦,市场上销售不了,我们没办法啦,我们就把它烘干,烘干慢慢卖”。
忙完了采菇,早饭过后,村干部们还得到村里的葡萄基地去转转,基地位于周家村小组旁边,虽然要到明年才挂果,但长势良好的葡萄藤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一有空闲,村干部们都会来“照顾照顾”这些绿油油的藤蔓,剪剪枝,拔拔草,雨天就清理水沟排排水。村里还通过设立公益岗位请村民来帮帮忙。“我在这里做事一天一百块钱一天,一年到头有三四千块钱,也比较轻松。”村民郑有高说。村支部书记裴国庆告诉笔者,村里目前搞了两个项目,一个是葡萄基地,一个是茶树菇基地,2022年准备扩展,再加上我们葛毛坞村是一个红色名村,今后我们就是想在红色这一块,发展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好的一些特色农产品,通过旅游的渠道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带动老百姓增收。
雨后的葛毛坞村碧空如洗,群山苍翠,田园如诗。虽然这里地处偏僻,但良好的生态,还有当年打响万年革命第一枪的红色印记,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一个“穷山恶水” 的小山沟变成了一个美若画卷的新农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乡村基层干部,我们始终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葛毛坞村支部书记裴国庆说。(刘存文、赵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