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萍 文/图
琉璃桥
桥的作用在于交通,连接此岸与彼岸,延续此路与彼路。只不过,一座桥建成后,是通道,却往往又跳脱出了交通范畴,成为景观,成为地标,承载着文化,烙印着历史,甚至成了文人骚客诗词中的重要意象。
追溯古宛城的桥,无论哪一座,都在诞生之前便承受着沉甸甸的寄托,都在建成之后担负过繁忙的交通运输任务。古宛城较大的桥梁曾有十来座,历史从它们身上走过,顺便带走了其中的一些,于是它们或被替代,或彻底湮灭,或沧桑满怀、风尘满面,化为古城历史的一部分,伫立在城市一隅,默默续写着自己的使命。
魏公桥仁济桥: 名称依旧,只是容颜改
即使称不上是景观,魏公桥也显然比它周围的高楼大厦更具地标的代表性。虽然建设路和仲景路上的两座桥都被称为魏公桥,但历史上的魏公桥始终在仲景路温凉河上,是古代出南阳城东北通汴、洛官马大道上的第一座桥梁。
为何叫魏公桥?一个说法是:建安二年曹操战宛城时被张绣穷追不舍,奔命到温凉河时马失前蹄,其子曹昂把战马让给父亲使其过河,曹昂却被张绣杀死。后曹操再征张绣取胜,遂命人在温凉河上建“魏公桥”以不忘失败教训。事实上,魏公桥建于明代,为唐王府承奉正魏寿所建,《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明正德年间唐王府承奉正魏寿,鄢陵人……其建东关石桥,号为‘魏公桥’。”魏公桥原桥为一孔石拱桥,桥身迎水面雕有龙头,泄水面镌有龙尾。1945年南阳沦陷,桥被炸坏,日军投降后,曾以木桥棚架供人走车行。1946年5月,南阳县红十字会及地方义士集款又建了一座石拱桥。此后魏公桥经历数次再建,旧桥早不复存在。
相较魏公桥,医圣祠旁的仁济桥尚存古风味道,栏杆上镶有仿汉画像石,望柱上有石雕狮子、药葫芦,桥两侧有龙头龙尾。只是它也非昔日古桥。仁济桥是明嘉靖年间封藩唐敬王所建,其名取“广济仁术”之意,因桥为七孔,民间俗称七孔桥,古时为通赊旗店大道必经之处。七孔桥也经历过数次重建,1957年为保存桥基汉画像石,原桥拆除改建为五孔石板平桥;1985年按历史风貌重建为七孔桥;2015年温凉河治理,仁济桥加长加固,七孔桥成了九孔桥。
昔日的魏公桥、仁济桥砌有不少汉代画像石。1935年至1936年间,鲁迅通过友人转托王正朔、杨廷宾等人在南阳一带搜集拓印了241块汉画像石,包括魏公桥、仁济桥栏杆上的汉画像石,可惜桥底水面上下的汉画像石无法捶印。鲁迅对这两座桥的汉画像石颇为挂心,1936年夏他已病重倒在病榻上,仍亲自复函王正朔,“桥基石刻,亦切望于水消后拓出,迟固无妨也。”孰料两个多月后,鲁迅即逝世了,着实令人悲痛。值得庆幸的是,这两座桥的汉画像石在后来翻建时存至南阳汉画馆,丰富了这座石刻艺术殿堂的馆藏。
琉璃桥:琉璃三奇,承载几多传说
河街南端的琉璃桥之所以有“琉璃”之名,据说是因为自身造型奇特、玲珑如玉。只是在岁月侵蚀中,它早褪去了光鲜亮丽的光芒。这座被誉为南阳工艺最精湛的古桥,如今与一般的老旧小桥似乎并无二致,只有桥身两侧残存的龙首龙尾,仍在顽固地昭显它的不凡。
与其他古桥一样,琉璃桥在历史上长期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它连接了宛襄古道,北通博望驿(今方城县博望镇),南达林水驿(今宛城区瓦店镇),是古代北京至云南官道的必经之处。琉璃桥南濒白河,西来护城河水,东有温凉河,三水在桥东潆流回旋,是南阳城繁忙的航运码头之一。
琉璃桥之为人称道,在于琉璃三奇:石雕水怪、镇妖宝剑和鲁班石。石雕水怪是琉璃桥的装饰物,共6件,分置桥的望柱上,水怪神兽前腿直立,后腿蹲踞,背带蝙蝠状翅膀,望柱上端兽座前阴上还分别刻有“文曲水星”“武曲水星”“分理水道”“遨游四海”“静波安澜”“输通水道”的字样。镇妖宝剑并非琉璃桥独有,古人认为洪水是蛟龙兴风作浪而致,遂在桥梁下镶嵌利剑,使蛟龙不敢挟风浪冲坏桥梁。鲁班石的说法,是由于琉璃桥桥面中部的桥板石自建桥后不仅不会磨损,且音质清脆,故人们传说建桥时,鲁班显灵特意送来了桥板石。上世纪60年代,琉璃桥龙头龙尾遭毁而残缺不全,水怪神兽被掀翻,后移存于市博物馆,桥梁下的三柄剑也被折断。桥上的三奇,如今只余鲁班石了。
琉璃桥始建于明代,但具体谁始建、现桥是何人何时修建多年无人知晓。于是关于桥名有了多种传说。一说早年此处是大泥潭,常有行人失足陷入。有个大户人家的伙计刘小工立志为穷人修桥,他省吃俭用攒钱40年才破土动工,但工程未完就没钱了,在病恨交加中去世。一李姓山西药商数年后路过这里,闻听此事深受感动,决心建桥圆刘小工心愿。他安居南阳给百姓治病,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报答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石桥很快便建成了,后人为石桥取名“刘李桥”。一说清末修建梅花寨时,有余款而建成此桥,取“吉庆有余”之意,故名“留余桥”。当然,被后人一直沿用的说法和名字是“琉璃桥”。
揭开琉璃桥修建之谜的,是南阳地方志专家郭文学。2019年7月,他请人对积存于河大王庙的清代有关琉璃桥的碑刻进行拓印,从碑刻中知悉,琉璃桥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唐敬王宇温建。今存琉璃桥是清代重建:嘉庆八年夏,琉璃桥突然倾圮,陆艺、杨贵、胡加律三公各捐钱重建此桥,并将桥孔一改作三,以坚其固。为纪念三公建桥之德,众人改琉璃桥名为“三元桥”。
城门吊桥:虽已湮灭,盛满故城乡愁
湮灭于岁月中的城门吊桥,依然盛满了老南阳人的故城乡愁。
吊桥修于明洪武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昔日南阳古城城墙外有环城一周的护城河,人们通过四城门处的木吊桥进出城市。民国初年,因吊桥破朽严重,南阳府署令南召、南阳、唐河、镇平等四县派工匠修葺。郭文学对东城门外的吊桥印象深刻,他记得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吊桥固定了,还在桥两侧加了栏杆以防人们掉落城河,“上世纪50年代初,南阳的城门楼及四关的寨墙、寨门、城门吊桥大都存在,城河里流淌着清湛的河水……自琉璃桥至南关大寨门外的白河沿岸帆樯林立,泊满了等待装卸货物的帆船。”
与吊桥一样湮灭于时光中的,还有护寨河上的玄妙观桥、梅溪河上的吃虎桥、温凉河上的明远顶桥、观音阁桥等。同样消失的,还有三里桥。南阳曾有两座古桥叫三里桥,一座在老城西南三里河上,又名凳子桥,不知始建时间,上世纪50年代改为漫水桥,2016年三里河治理时拆除,现场还出土了著名农学家冯紫岗的墓碑。另一座在城北温凉河上,桥名通济桥,原名慈桥,因此段河道南距南阳府城三里,所以又称三里河,桥遂成了三里桥。此桥建于明代,桥身镶有龙头龙尾,这里曾是旧时出寨门“公议门”,走小北关,北上经由此桥、蒲山、石桥去往洛阳方向的官道。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桥不断地被改建或淘汰。我们熟知的白河大桥、南阳大桥、卧龙大桥、光武大桥、雪枫大桥、仲景大桥,搭起了四通八达,也搭起了城市的现代化。只是,“造舟为梁,不(丕)显其光。”从《诗经》中走来的桥梁,在人们心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性色彩。比如将要拆除的淯阳桥,就寄托了太多南阳人的回忆和眷恋。
古宛城的桥,在日月流光中承载着南阳古城的记忆,也将城市的脚步延伸到了远方……
编辑:冯长顺
审核:李萍
终审: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