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庙宇多,紧傍着紫禁城两侧就有八座,被俗称为故宫外八庙,现在还有迹可寻的为五座,故宫东侧有南池子大街的普度寺和北池子大街的宣仁庙,近年都经过重建或大修。故宫西侧有北长街的静默寺、福佑寺和万寿兴隆寺。其他的已改建为学校和民居。而静默寺和万寿兴隆寺也早成为民居,只是外门还保留了庙门的原貌。
万寿兴隆寺位于北长街39号。南、北长街在作为紫禁城的故宫和西苑的中南海之间,原本是皇城内一条静谧、肃穆的南北向街道。处于北长街路西的万寿兴隆寺始建于明代,最初为明代兵仗局的佛堂,是供奉兵器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武器展览馆。它与西苑即中南海内建于平台之上、专供帝王点将发兵的紫光阁,同为皇室耀武扬威的地方。
到了清代,因为康熙皇帝的生母出生于此,母以子贵的缘故,万寿兴隆寺的地位也就变得颇不一般了,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两次重修,并在1681年改为佛寺,称“兴隆寺”,山门大书“万古长春”四字。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御赐敕封为“万寿兴隆寺”,现寺门上方匾额题写的“万寿兴隆寺”五个字,就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写于康熙辛巳菊月,即1701年。《日下旧闻考》于此有记载云:“兴隆寺在西华门外街西,有明季兵仗局……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改为万寿兴隆寺。”
自明代起,因年老或得病而无法执役被从宫中放出来的太监,晚年生活大多在京城的寺庙中度过。因为太监自小净身入宫,家境大都不好,而且也没有可依恃的人。年老有病而无法执役后,从宫中放出,回到原籍,无以为凭,还备受歧视,常常又倒流回京。而只有晚清如总管太监李莲英、小德张之流可以置豪宅,过奴仆成群的安闲日子,多数太监又无力置产,也就无处安身,因此多皈依到寺庙中度日。所以宫中有权势的太监常常出资修庙,多设年老太监养老的房间。而准备以寺庙为养老之所的太监,也在出宫之前加入“养老义会”,按期交纳一定的银两,性质有如现在的养老保险一般,才能在出宫后进入此类寺庙度日。不过在寺庙中也只是有基本的食宿和简单的养老送终,日常生活还是凄凉、悲惨的,终日与青灯黄卷为伴,吃的是残羹剩饭,熬的是寂寞孤单,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万寿兴隆寺到清末就成了太监们的养老之所了。
由皇帝敕封的名寺到太监养老的居所,万寿兴隆寺到晚清已经败落不堪了。特别是清末,随着时代的变迁,京中的大多数寺庙都不再接纳太监,最后就只剩下城里的万寿兴隆寺、宏恩寺和西郊的立马关帝庙及西山大觉寺北的福顺寺还容留老太监居住了。这是因为万寿兴隆寺紧傍着紫禁城,就在西华门外,来去方便;而宏恩寺所在的鼓楼一带,住的太监最多。直至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革命,将清逊帝溥仪逐出紫禁城,当时大批被逐出宫又无家可回的太监就被集中送到万寿兴隆寺了。
新中国成立时,万寿兴隆寺是北京市唯一还住有养老太监的寺庙。他们的生活,由人民政府供养起来,得以安度晚年。少数稍有学识、头脑清楚的太监,被组织起来,对宫中执役生涯和所见所闻进行回忆,有人帮助整理出来,颇有些具史料价值的内容,全国政协的《文史资料选辑》陆续刊发了不少,还有一位写成了《老太监的回忆》一书。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出自万寿兴隆寺。
后来的万寿兴隆寺已经成了居民大杂院,临街的门脸还是寺庙山门的旧貌,内里则杂乱不堪了,但大的规制还可寻,属于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记载,万寿兴隆寺本有大殿几重,院落很多。曾有碑刻多方,如康熙三十二年的万寿兴隆寺碑、乾隆二十六年的养老义会碑、乾隆四十八年的养老义会题名碑等。有人还曾提出建议,在皇城区内的文物保护中,对万寿兴隆寺进行必要的修缮,可以考虑将它辟为“宦官文化陈列馆”一类的建筑,使这座紧靠故宫的古老建筑发挥别处难以发挥的作用。这比让它自生自灭、继续残旧沉沦要好。不过现在北长街正在进行范围和深度史无前例的拆迁改造,随着大规模腾退,内里的居民已被迁出,它未来的命运和归宿,应是老街新景上的一处文物古建点缀吧。(作者:李平 来源:皇城根随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
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投稿、提供新闻线索,邮箱shibaonews@163.com
(责编:琼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