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五花海九寨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今年7月中旬,九寨沟景区的火花海湖群作为世界遗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成功案例,精彩亮相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向世界展示了九寨沟景区震后修复成果的宝贵经验以及保护创新的发展模式。
□陈俊成 本报记者 白骅
自2017年11月8日震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以来,九寨沟景区始终把抓好灾后保护与恢复作为中心工作,积极克服震后次生灾害易发多发、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快各推进项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了景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震后开园以来,九寨沟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7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超过4亿元。
生态优先
“真的没想到,震后的九寨沟依然这么美丽,丝毫不亚于地震之前的景色!”今年“五一”期间,前往九寨沟景区观光度假的甘肃游客邵志勇在游览完火花海景点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时至今日,随着“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一项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陆续完成,九寨沟景区不仅全面恢复了往昔的美丽,更是身披一件件靓丽的“护身铠甲”“安全”归来。
“九寨依然美丽”是“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2017年11月,四川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标志着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并明确提出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的重建目标。
重建工作启动以来,九寨沟景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督促施工企业按照标准和要求,开足马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程施工,使得景区生态保护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系统得以快速恢复。
“比如诺日朗瀑布的‘补妆’,就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共同作用。裂缝靠人工‘补妆’,‘化妆品’都是纯天然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多方研究,我们决定就地取材,用地震中垮塌的钙化物来填补裂缝,让水不再顺着裂缝流走,瀑布就有水了。”
截至目前,九寨沟景区已累计清理地震损伤林地1.67万亩,补植补造树木65.6万株,点播树种1431公斤,撒播草籽8071公斤,完成生态环境修复1387亩,恢复4245亩;先后开展了各类水体藻类、兽类等动植物调查24次,建成了长海、树正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业务用房。这一切,都使得九寨沟景区呈现出“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
为了更好地守护景区内的青山绿水和来之不易的恢复重建成果,九寨沟景区新建了2077平方米的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职消防队营房及配套设施,购置了林火红外传感监测设施设备38套(含电缆光纤敷设),在29个烧香点、2个入山口、9个村寨等共计40个点位重建了森林防火监控设施,并利用新技术建设完成了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项目,布设了167个覆盖全域的野外监测站点。
筑牢屏障
恢复重建工作中,九寨沟景区不断强化升级遗产保护、灾害防治工作,让九寨沟世界遗产抢救修复、恢复保护、发展提升的措施更加科学严谨,景区开园更加安全。
重建工作中,九寨沟景区始终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和无新增影响等原则,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要求,科学审慎推进受损遗产点修复、遗产地系统监测,研制了糯米灰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攻克了材料水硬性、耐久性及与天然钙华兼容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固基、筑坝、护坡、防渗、塑形、复绿”的成套技术体系;撰写遗产地保护修复等各方面研究性报告、论文29篇,申报了13项专利;建成了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与生态保护国家综合观测站,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得以完善,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合作建立了九寨沟工作站。
地质灾害的防治也是九寨沟景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一环。恢复重建过程中,景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分类实施、合理避让、重点整治的原则,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有效保障了景区开园安全、重建安全、居住安全。
其间,九寨沟景区有效治理了1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修建了6480米装板拦石墙,总长达1780米的拦水坝16座,安装主被动网19万平方米,开展可视范围内绿化美化6.2万平方米,建立了167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累计安装地质灾害专业预警设备455套,实现了景区隐患点常态化动态监测。
“遗产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机集合,使得震后恢复重建的九寨沟景区依然美丽、更加安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体验升级
“相对于以前,现在入园的速度更快,更方便了!”不久前,前往九寨沟景区旅行的游客张紫箐通过九寨沟口的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实现了快速入园。
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是九寨沟景区恢复重建成果的缩影。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九寨沟景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关于“九寨沟建好了,不能只是恢复震前水平,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起码要跨越一二十年”的要求,坚持“分期分区、逐步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加快推进旅游“软硬件”修复和提升。
截至目前,九寨沟景区已累计重建道路65公里、管网49公里、栈道60公里、停车场7个、休息亭20座、环保厕所45座,安装标识标牌1510个,加固维修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1.2万平方米,重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2.66万平方米,新建景观及游人广场3.97万平方米、后勤配送中心1.2万平方米、诺日朗换乘中心及配套设施3万平方米、景区沟外备用污水处理站(粪污处理)1876.5平方米。
“与震前相比,我们实现了瓶颈道路拓宽、五花海环形栈道全线贯穿、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快速运转、真空负压环保厕所大面积使用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景区的沟口项目建设还取得了多项全国性创新。
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九寨沟景区还把智慧景区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升级的重点来抓。
在“一基础、一中心、两平台、多应用”总体架构打造思路下,九寨沟景区创建了景区票务、智能监控、综合运营管控等多个智能应用系统,集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森林防火监测系统以及遗产监测系统等多个系统,实现了景区运营与管理、游客服务与体验、应急指挥与调度、遗产监测与保护、综合分析与决策等多项功能,让景区可持续发展添了一份“智慧保障”。
通过不断研发旅游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开展营销推广,九寨沟景区正全力推动震后新发展。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