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汉章/图文
傍晚六时许,我从大埔县城东边的黎家坪进入凹背村。
沿着梅潭河岸上走,一路水影山青,远看夕阳倒影在清澈、平静的梅潭河水里,好像凝固的火。这凝固的火,是被夕照染成橙黄色的一块块不规则的云,像一幅水彩画。在我眼里,这幅画似乎藏着许多东西。黄昏快要来临,水中凝固的火己不再燃烧,那淡淡的橙黄依恋着美丽的青山绿水,不肯褪色。凝固的火,看不见燃烧,但那是更猛烈的燃烧,像炭火一样,燃烧的密度更高了。那淡淡的橙黄里,仿佛凝固着我的许多梦想。
在如画的夕照里,走到凹背村村头,看到梅潭河水在这里转了个大弯。水弯处很宽阔,河水清且涟漪,青青水面如镜,连起一片园丘、田畴和草地。我走过田埂,踏上河岸的草地,一湾宽阔的水面展现在眼前。凉风吹过碧绿的水面,波光潋滟。远观群山生暮烟,近看田畴含绿意。碧绿的田畴,曲线优美的山形,茂密的河边竹林,山光水色,景色秀丽。
我觉得凹背村之美,主要是水之美。然而,这里的梅潭河水也并非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是美的,比如台风雨后,洪水暴涨而泛黄,是不美的。好像一个美人,生病的时侯,脸色不好,精神不好,可能会不美了。梅潭河水泛黄时也好,美人生病时也罢,并不影响人们对其美的看法。在我看来,凹背村的梅潭河水是美丽的,尽管有时候她也泛黄不好看。说到看水,我想到“上善若水”四字。这四字,常被书法家们写成作品。“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从老子的话里,知水之德性。前几天看到网上一篇文章,题为“上恶若水”,此文与老子较劲,说什么“洪水猛畜”之类的话,乍看似有点道理。我亦赞同此文的相反方向之思维,但总觉得有标新立异之嫌。我不想去辩论水之善恶,因为我知道老子的“上善若水”四字,是特定的情境下说的,是借水之优良德性来比喻圣人之德的,不要愚蠢到以为老子不懂“洪水猛畜”。
在河滩的草地上,刚好有一头大水牛。我走近水牛时,水牛睁着大眼睛看着我。我不会傻到以为牛对我有什么感情,因为任何一个人走近它,它都会睁着大眼睛似乎很多情地看你的。我在草地上走着,走到那,牛就看到那,它还会往我走的方向靠近。我想,这草地只有一头牛,可能太孤单了,有人来时,它就会表现出亲近的表情来。然而,牛的表情再怎么亲近,你也没必要当回事,没必要去想这表情里会藏啥内容。牛的表情让我想起一篇文章,该文说《红楼梦》不能只当小说读,不能只看正面的文字,要了解研究其背面藏着的内容,这好比“风月宝鉴”的两面。自以为比较熟悉《红楼梦》的我,读了关于“风月宝鉴”式的解读方法,感到有必要对《红楼梦》进行重新阅读——这使我感到迷惘。如果真要从二维或三维的空间看《红楼梦》,那就不是一般的读者了,而是研究者了。对此,我有望而止步之感。根据我的习惯,还是以阅读语言文字为主,只是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像过去那么单纯,会多几分心眼,会多想些文字里的“味”。致于在《红楼梦》的正面文字中,还暗藏些什么玄机,知道就好,不会去太过较真。其实,在现实生活里的人,有正面的内容,亦有背面的暗藏着的内容。读懂一个人,也不能只读正面,也要研究其背面的内容。就是山水,除了看正面的美,也该想想其背面的东西。
夜幕已轻轻降临,我踏着青青田埂离开那一湾涟漪。山麓小路缓缓,清凉的晚风吹送,翠竹轻轻摇摆,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我突然想到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妙句!好一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两句用来形容凹背村山水,再恰切不过了。这凹背村水湾,不正是“眉眼盈盈处”么?
【作者简介】邱汉章,系大埔县老区促进会常务理事,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杨应彬同志著作《小先生的游记》再版序言二的作者,广东省源流杂志特约作者(2013-2014年“十佳特约作者”、2017-2018年“优秀作者”、2019-2020年“优秀作者”,2019年梅州市革命老区宣传“特优”通讯员),现服务于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2019年梅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大埔分会会长),2018年大埔诗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