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城市,回归乡村,对于村庄的理解开始深刻,尤其是那种自在的生活气息,是只有乡村里才有的基因。在湖北武汉远城区新洲境内,有一座非常有年代感的老村庄,是乡村生活和文化的代表,它叫作石骨山村。石骨山村里有石头做的屋子,是一批批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建成均超过了50年,经过岁月风化,如今勉强还在,但颜值低调破败了很多。行走其中,被杂草包围,看着石屋颓废的样子,不免觉得时光飞逝,沧海桑田。
从武汉市区出发到新洲区方向,经上聂线往北到风长路,就可以看到凤凰镇下的石骨山村了。和所有建在乡下的村庄一样,这里的景致,除了乡道和田野外,似乎行道树的数量都要多于民房建筑数量。行人少见,景致寂静,偶尔在马路的转角处还会蹿出几只土狗来,外人跟着战战巍巍,本地人习以为常,乡村的景致平静又祥和。如若再打听下石屋地址,本地人会客气指点,沿着乡道水泥路,慢慢向北,不远处的村庄近在咫尺。
去到村庄石屋前,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看成色就知道是专门修建,近处是一座碑刻,石骨山人民公社办公楼,“石屋”两字十分突出,看得出来原来相关部门早就将石屋划为了文保单位。石碑处在马路一侧,石屋的范围在另一侧,屋子的轮廓和布局依稀可辨,行道树密密麻麻,让人误以为是刻意如此种植,但走近才知道原来是“野蛮生长”的结果。有意思的是,与石屋交界的行道树下,还种了很多农作物和果蔬,应该是农民自发的行为,没有成规模。
走近看石屋,它们的状态不好,残破的痕迹比比皆是。这边路口的第一栋石屋,外墙已经完全裸露,装饰的材料风化消失,泥砖和条石都爆开了,屋顶的木质横梁也倒塌,整个已成为危房。这样的破败状态下,四周杂草疯长,将房子围住,看不出大门和窗子,再次轰踏几乎是必然。本想从这栋屋子的前面绕行,发现杂草太深,拐不开脚,只好退回水泥路上,向后面几栋石屋走去。粗略来看,这一块的石屋状态都不怎么好,仅有一个整体的面貌。
后排的一栋石屋,颜值更加糟糕,虽然杂草少一些,但整体垮塌的样子更深重。大门前的外墙,长满了苔藓,猜测是漏雨太久,泥浆铺得到处是。大门和窗子虽然还在,但被红砖封住,不知道是为了加固墙角还是完全不想要房子了。屋子的几个角落,都是破败的样子,水泥和石灰脱落,红砖和青砖都显露出来,上面还钉着几个木桩,不知道起什么作用。目测这栋石屋高度在三米左右,在很多年前应该有气势,现在不成气候了。
对于石屋和石骨山村,外地人估计都很陌生,类似的建筑样式在武汉也不多见。说是石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用石头建成的屋子,只是房子的建筑材料里用到了石头,再者,也与石骨山村的简称有关。当然,石屋肯定有一定历史年代,它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典型的人民公社时代产物,那时候叫农业学大寨,全国一盘棋。石屋是那时候用来办公的地方,与现在的条件不能比,但在当时肯定算很好的环境了。
走进石屋里,看到内部建筑布局很传统,无非是三三布局,中间客厅两边卧室,后院还有小厨房,如果房子规模再大一点,楼上建个一层加黑瓦屋顶,防雨防风的条件更好。大厅不宽,由于已经破败,没有任何家具,被破烂的砂石土堆塞满,墙壁上斑驳不堪,意外的是主墙上还贴着赞新的毛爷爷画像,估计最近有人来过。走到后院看,杂草丛生之下,没有任何观赏的景致,看得出已经完全荒废。这样的环境已经不适合欣赏和拍摄,只缺重度的维护管理。
与石屋毗邻的是村子其他的住户,那一片区域里还有正常的生活痕迹,楼房小路和田野,和谐的景象。反差之下,石屋的颓废简直让人难以理解,毕竟相距不远,为什么没有人前来维护。退一步来看,这样的景象仿佛很正常,毕竟当下乡村里的人本来就不多,作为一处有人居住的场所尚且少有人打理,而没有人居住的地方肯定被遗弃,变成荒芜。一座石屋,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