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龙族世居的云南、西藏和缅甸的接合部,为横断山脉的山峡谷带,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封闭式高山峡谷地貌。由于地处横断山脉西界和青藏高原的南缘,在北高南低的开口马蹄形地形的配合下,有利于孟加拉暖流沿河谷而上,从而形成了常年多雨的海洋性气候。又因独龙江河谷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大,也使得流域内小区域立体性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景观垂直分布突出,为多种生物生存、汇聚、迁移和演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场所,造就了独特而复杂、稳定又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由于地形陡峻,地表破碎,又兼降水丰沛且集中,每年雨季,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频发生,但因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复生条件好,环境恢复能力强。独龙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对当地环境的合理认知,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环境保护知识和应对灾害的方式方法——不仅集中反映在独龙族聚居区日常生产劳作中,更突出体现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中。
生计方式中的生态观和减灾方法
独龙族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轮歇耕种模式,这是包括独龙族在内众多山地民族根据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发明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并有着与现行生态体系大不相同的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规则及禁忌内容,其中蕴含着完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体系的生态系统知识,维持着自然生态和物质能量的平衡,很好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独龙河谷面积广阔,人口稀疏,人均占有资源量充足,这为独龙族的刀耕火种奠定了基础。独龙族群众将刀耕火种的土地分为“火山地”“水冬瓜地”“手挖地”和“园地”四大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土地,砍烧时间和轮歇年限都各有不同,要根据土地上的树木种类、地势和土壤情况以及气候特征而定。为了克服林地经过多次的砍倒烧光而变成秃山与草地的矛盾,除去迁徙另找林地外,独龙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人工栽树的方法。即在土地上种植一种枝茂叶肥、生长较快又易于砍伐的水冬瓜树,用人工种植水冬瓜树林地,叫“斯蒙木朗”,不仅大大缩短砍烧的轮歇周期,而且水冬瓜树的落叶易腐,补充了土壤有机质,燃烧融于土壤中,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故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独龙族社会中有“在家族公社占有的领地内谁种植的水冬瓜地就归谁所有”的不成文的乡规民约,于是各个家庭都开始在家族的领地内大量种植水冬瓜。
虽然刀耕火种为独龙族提供了大部分的物质来源,但它本质上仍是一种不稳定的生产方式,特别是遇到异常气候年份,刀耕火种生产出来的粮食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独龙族群众在刀耕火种之外,必须要通过采集活动来进行有效的生活物资补给。独龙族的采集活动多集中在每年的三月到六月之间,到七月份,青稞、土豆等作物成熟以后就停止采集。采集的野生植物通常有董棕、竹菜叶、大百合、葛根、野生山药等数十种,这类野生植物有共同的特征,即数量多、分布广泛、容易获取,食用方便快捷,也不易灭绝,且淀粉含量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营养,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物质能量。如葛根属于豆科藤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替代品。据说一棵大的董棕树含有可供一人食用数月的淀粉,独龙族群众用董棕粉加少许红糖,煮成糊状食用可以治肠胃病,它在整个独龙江河谷都有分布,是独龙族较为普遍的食材之一。此外,还有水冬瓜树、云黄连、天麻、贝母等多种药用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防灾减灾举措中的智慧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容易引起火灾,大规模的烧山更是会焚毁森林中的动植物。因此,曾经的独龙族群众在烧山之前,会举行祭山神和祭谷神的仪式,届时会敲响铓锣皮鼓、跳舞吆喝、念祭词,这样客观上就惊动了林中的动物,使它们有时间逃走。另外,在烧地之前要把四周的树枝和干草铲除干净,避免火苗蔓延烧毁其他森林。烧地时还特别注意风向,让火慢慢从四周向中央燃。烧完之后,还要把没有烧着的树枝或草堆放在一起烧,要把烧不尽的树干捡去堆在地的四周,把地修理得干干净净,有效地避免火灾的发生。
独龙族家家户户都有火塘,而传统房屋多为木质结构的木楞房,按理易引发火灾,但独龙江内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村落火灾,这主要和独龙族群众的日常防火意识有关。独龙族每家都会在火塘上面搭建一个铁网,独龙语称之为“汉木齐”,上面会放一些腊肉之类的腌制肉食,不仅有效地阻隔了火塘内火势的蔓延,而且还熏制了腊制食品,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在火塘周边和底部也会用石板隔开,火塘会建在与周边建筑物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独龙族群众还会将仓库建在离家比较远的河边,不仅可以防止房屋起火烧毁粮食导致饥荒;而且在河边,一旦火灾发生能够及时获取水源扑灭火情,这些措施都有效地预防了火灾。
独龙江地区山高谷深,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泥石流和雪灾常常发生,一旦洪水和大雪冲走或压垮房屋后,就不得不重新建造。但独龙族群众一般不会在原址建造房屋,都是另行选址搭建。考虑到灾害的再次发生,新的房屋选址会选择在面朝南、地势更高的远离河口的斜坡上,这样就可以接触到更长时间的太阳,积雪亦可以更快地融化,从而降低压垮房屋的可能。房屋远离河口,就可以减少泥石流冲击的可能,而且斜坡不容易产生积水,房屋地基被淹的可能性不大。更为重要的是独龙族的干栏式的木楞房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灾害的破坏力度。主要是因为干栏式结构的房屋稳定性强,承重能力较大,不会轻易倒塌,加之木质结构材料相对砖瓦结构要轻巧许多,即使房屋倒塌,对人畜造成的伤亡程度要小很多,从1950年贡山大地震中,可以看到干栏式建筑的优势。
提升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独龙江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之气候多变,造成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是灾害治理体系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自然灾害常常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但也促使独龙族凝聚人心、汇聚合力进行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提升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首先,建立民族村寨灾害管理体制。“人”是农村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主导者、执行者,也或许会成为拖曳者或破坏者,无论如何,“人”的核心性地位及其功能发挥决定了防灾减灾的最终效果。村民是常态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解决灾害治理“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必须在加强对独龙族村民防灾减灾教育基础上,完善“乡村预警预报员”制度,形成持续可操作性的灾害监测管理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及时发现与处理灾害,将灾害的损失减少至最低。
其次,发展多元产业经济,实现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齐头并进,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独龙江峡谷内山地海拔高,早晚间温差大,四季之间气候变化大,适合发展高原山地种植业。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当地积极发展茶叶、草果和重楼等经济作物种植,特别是重楼等药材种植给当地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且作物种植种类和结构的多样性,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灾害损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另外,独龙河谷海拔高差大,多种生态环境景观并存,既有皑皑雪山,又有热雨丛林,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和“生物物种基因库”,适合科考、旅游等项目的开展。特别是这里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其独特的民居建筑、饮食服饰和风俗习惯等人文风情都是吸引外地人来参观旅游的文化财富。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出台和独龙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独龙江山青了,水绿了,生态“富”了,产业发展了。如何留住和引进更多的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是当地社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好的新问题。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整理
终审:杨燕明
责编:庞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