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号称七十二沽,实际只有二十一沽。在二十一沽中,如三岔沽,直沽,东沽,西沽等位置距城较近,其余各沽都在边远地方,不甚闻名。只有丁字沽早年却以繁华优美称著。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叹丁字沽风景的好诗句。如清代诗人姚承恩的《津门踏青曲》写道:“丁沽柳树碧于烟,雨霁云阴二月天,此进小红桥十六,流莺一曲晚风前”。乾隆皇帝和东阁大学士刘墉到天津丁字沽游玩后,回到北京让他的爱子爱新觉罗.永瑆到丁字沽来看看。永瑆从杨柳青到丁字沽很受感动,随笔写到:“家家绿柳在门前,门外乌篷小小船,黄鱼雪白虽朝上,却做银丝不值钱”。
丁字沽在天津城北八里,北运河、大清河两河汇流于此,形成丁字,因此得名。新教《天津卫志》记载:“丁字沽去城北七里,其河形有如丁字之象,万艘分载于此……”。在修筑铁路以前,丁字沽是通往北京、冀中的水路要道,常年有无数客商经过这里。尤其明清两代,丁字沽是皇帝及其大臣、官员来津南下必经之路。丁字沽不仅繁华,风景还很优美。清诗人成衡也就是海光寺主持,有《舟行丁沽》诗:“放溜下丁沽,人家半水居。浅沙分井灶,小市集樵渔。榆柳栽成巷,茄瓜载满舆。波光浮岸阔,星影入林流。土釜炊红蟹,青丝钓白鱼。”
丁字沽的名气当初很大,武进朱敏初到天津,有诗云:“璐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明朝史书《长安课话》提到杨柳青的位置时说“地近丁字沽”。前者呢是用丁字沽来代表天津,后者索性用它来代替了天津,这起码说明它和天津齐名的,也说明先有丁字沽,后有天津城。
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汉朝时期天津一带刚刚退海,遍地沼泽,地势低洼,常年一片汪洋。外地迁来居民三家五舍居高地,并多靠熬盐、贩盐、捕鱼、卖草、种苇过活。因水产丰富生活能维持,遂始居民见多,结成村落,天津古城三沽即直沽、丁字沽、西沽。丁字沽形成较早,后来才逐渐形成天津的七十二沽,最后才出现天津城。清诗人梅宝璐的一首诗云:“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帆樯纵借东风力,消息全凭子午潮”,足见丁字沽当年风姿,当然这种风姿是由于北运河、大清河汇流才繁荣起来。后大清河改道,天津的繁华区渐移至北门外、东门外、三岔河口一带。列强在津划分租界后,繁华区又移至租界的紫竹林等地,丁字沽随之而荒凉下来了。解放后这里建立了工人新村、公园、学校,已成为一个很热闹的居民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