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贵大地,无穷的山地延缓了当代文明与旅游的步伐,造就了这最后的净土。几千年前,这里的祖先避开中原地区的敌对部落,开始宏阔的迁徙历程时,他们选择了“排斥历史的山地”,从此险峻之处成为了他们自由的避难处,也成为了各式各样民族风俗的诞生地。
当代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贵州秘境深处的许多民族村寨依旧保持着原生态景观。跟随路虎的车轮,走进黔贵大地,如同欣赏一幅长长的风俗画。随着画轴徐徐展开,当地传统的村落古迹、人文风物、饮食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民族印记立即呈现在眼前。
点击视频
观看贵州风俗画卷
位于雷山腹地的郎德上寨,诞生于元末明初,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瓦都诉说着640年的漫长历史。环顾一周,寨子依山傍水,茂林修竹。苗族典型的吊脚楼、风雨桥、芦笙堂等建筑都能在这儿一站式看完。
苗族吊脚楼大多为三层结构,一层养猪牛,二层住人,三层堆放粮食及杂物,当地人根据地形气候,在空间利用上可谓是物尽其用。抬头望去,望丰河上40余米长的风雨桥“杨大六桥”始建于清代,全为木质榫卯结构,由桥、塔、亭组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和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是当地人日常行走、挡风避雨、休息或迎宾接客的好地方。
告别苗岭腹地,疾驰的车轮来到肇兴侗族地界。侗族素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族村寨至少有一座鼓楼,肇兴侗寨全寨人按仁、义、礼、智、信五团集资修建了五座鼓楼,因其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而被誉为中国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鼓楼同样也是木结构建筑,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全以木榫穿合。传统鼓楼中央悬空一根为雷公柱,四根金柱为主承柱,四周则立有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鼓楼的底部多数是正方形,中央置火塘,塘火终年不断。
夜幕降临时,鼓楼群逐渐亮起让人温暖的灯光,这时候最好寻一个高处,独揽侗寨的万家灯火。一座座高耸庄严的鼓楼就像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守护着侗寨的安宁与祥和。它不仅是侗寨、族姓的标志,还是休闲、社交、宴请宾客的场所,更是村民集会议事、祭祀的要地,就如一根天柱,保留着侗族对祖先的记忆和对龙蛇图腾的崇敬。
离开侗寨,沿着都柳江一路走来便到达怎雷水寨。
站在高处眺望,寨前是层层而下的梯田,虽然谷穗已被镰刀收割,但积下了满地的谷香味;寨后则是绿树覆盖的山粱。各户的房屋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互不遮挡光线与视线,整个村寨形似松散而又气韵相连,古朴而生动。
贵州地区常年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勤劳的水家人发明出适宜居住的杆栏式民居,由于底部悬空,有助于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目前寨子里还保存着11栋上百年的杆栏式民居,这些“百岁老人”随时光流转,遗世而独立。
其实从游客角度,水族杆栏式民居和苗族吊脚楼都是三层木质结构,在外观上看不出差别。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认真向当地人请教:吊脚楼底部是部分悬空的,属于半杆栏式,而水族的杆栏式民居底部则全部悬空。这样就很好区分了吧。
革家蜡染作为传统技艺早在2011年就被国务院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随着各级政府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革家蜡染这个长期仅在山区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草根艺术”,正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
革家女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学会点蜡花、刺绣,她们手捏杆长不足七厘米的三角形铜片蜡刀,蘸取经高温熔化的蜡汁点画在白布上,不用尺子和模具,个个成竹在胸。
大自然里的花、鸟、虫、鱼,经过她们细心雕琢,组成一幅幅活灵活现、工整而对称的图案,再把上蜡的白布通过蓝靛泡染,以开水煮化脱蜡,呈现出蓝底白纹的图画,最后捞出晒干就成了蜡染。这些动人的蜡染图案,经过岁月沉淀,仿佛拥有了穿越时空的魔力,愈久弥新。
侗家妇女的聪明才智绝不亚于革家人,她们对美的追求体现在这门时间与自然的艺术——靛染。夏、秋的早晨和傍晚,侗族女人采摘马蓝草,洗干净制成靛泥,然后把白棉布放入靛蓝染料里上色,经晾晒、漂洗后再次染成青布,接着把制好的布胚叠好放在石板上,用木棰不断捶打,再涂上各种胶质染料,一件闪闪发光的紫蓝色亮布大功告成。
一件件色彩鲜艳的侗族服装都源自这繁复的靛染工艺,承载着侗族人对美的无限追求。为了系统而详细地给外来游客展示“中国蓝”技艺,肇兴侗寨入口处立了一座民俗展示中心,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的有机组合,让游人更加形象直观去感受传统靛染技艺的魅力。
岜沙苗族凡是年满15周岁的男孩都需要接受成人礼,德高望重的寨老用平时割草的镰刀,沿着中央向外侧剃掉其大部分头发,只保留头顶发髻挽成鬏鬏,然后戴上头帕,形成岜沙独树一帜的发式——户棍。
“户棍”是岜沙男性的象征,它让很多人联想到西安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据说这是苗族先祖蚩尤和姜央的装扮,于是当地男子头顶中间的头发从出生起就一直保留,终生不剃。户棍象征一棵神树,作为先祖神灵的使者,是村民与先祖沟通的桥梁,希望先祖护佑族人。
苗族没有文字,只好把民族基因融进服饰、图腾里,而水族却诞生了古老文字“水书”。它以象形文字居多,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信仰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从远古走来的水书文字,是水族的精神支柱,支撑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
水书基本是靠一代代水书先生通过口传、手抄的形式流传下来。66岁的韦刚华是其中一名水书传承人,从1983年开始,他把一本老水书典籍誊写到本子上,以方便自己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书先生的传承已出现断层,怎雷水寨仅有五位德高望重的水书先生。水族地区小学设置了一周一节水书课,这是一种式微的保护。
只有亲自品尝过,才发现贵州味道不止酸和辣。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本是烹调技艺贫乏的地方,却恰好被几个菜系大省环绕,川菜的麻辣鲜香、湘菜的烧腊劲爽、粤菜的清淡鲜美,随着阡陌交通、人口迁徙在黔地形成了口味的交汇融合,所谓美味不问出处。
来到贵州凯里,必点酸汤鱼。鱼一端上来,要先喝一口汤。一口酸汤入喉,味蕾全部打开,汤水混合着酸、辣、鲜、香游走于每一处,轻轻一咽,酸爽开胃,鱼肉的肥美经过酸汤的浸煮,变得更加鲜嫩多汁。
这个时候配上特制的辣椒蘸水,酸爽的鱼肉掺着辣椒的糊香,将“鲜”发挥到了极致。辣椒蘸水是贵州特色调味方式,讲究的是不同吃食配不同蘸碟,每一种都是独一份的绝配,有魅力的蘸水能让一道菜改头换面,摇身变成新的口味。
苗族长桌宴是隆重而接地气的。隆重讲究的是场合,当地人只有在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等活动才举办,左为主位,右则为客位;烟火气则融进菜式里,酸汤鱼火锅为主菜,搭配辣子鸡、白斩鸡、炒腊肉、木耳炒肉、炒豆角等家常小炒。没有高级华丽的餐具,没有昂贵的珍馐食材,但这种淳朴的待客之道却让人放下戒备,谈笑自如。
用餐正酣,芦笙响起,苗族姑娘们身着盛装,歌声清亮,手捧美酒,向长桌宴上的客人走去,热情地献上“高山流水”酒,八个酒壶斜向后一个比一个高,碗中的美酒像梯田一样,从最上层缓缓往下流,最后流进客人嘴里。体验了“高山流水”的客人们脸颊泛起了红晕,分不清是被酒灌醉了,还是被苗寨的热情燃烧了。
贵州是不亚于四川、重庆的火锅大省,形式、食材和配料不同组合,变换出了风味各异的锅子,其中牛肉火锅博采众长,形成独一无二的贵州味道。现割现切的黄牛肉,肉质新鲜肥嫩,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酸汤、麻辣、鸳鸯和原味锅底。
只待清汤烧开后,把牛肉、毛肚、牛肠放在火锅里涮个“七上八下”,即可入口,有点类似潮汕牛肉火锅的吃法。再把牛肉放进蘸水里蘸一下,鲜嫩的肉汁混合着贵州独有的酸辣,慢慢在口腔中迸发,几番咀嚼后你会发现独特的酸爽又回来了,这才是贵州牛肉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
海纳百川的贵州味道,怎能少了清淡这一味。虽然不及“酸辣”大名鼎鼎,但也值得拥有姓名。在六盘水市区,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必会登门拜访清汤鹅肉馆,领教一番食物本源的舌尖武学。
清汤鹅俘获人心的绝招在于味美汤鲜。大火煮开后,竹荪、香菇、莲藕在汤里来回翻滚,给鹅汤提鲜提味儿,浅尝一口热汤,唇齿间荡漾着浓浓的鲜味,炖好的鹅肉也变得鲜嫩。这种大自然的原滋原味恰好缓解此前的油腻酸辣,让肠胃完全放松。
从原生态的民族村落,到独一无二的人文风物,再到集百家之长的贵州味道,2000多公里自驾行程带我们走进了贵州多彩的风俗画卷,每张面孔、每个瞬间,每次驻足都会成为日后值得反复咂摸的记忆。尽管时光流转,社会巨变,城市的现代化正在吞噬掉这些弥足珍贵的民族印记,但不变的仍是我们内心对民族文化印记的期许和感怀。
DAY1贵阳-凯里麻塘革家寨,宿凯里市
DAY2朗德上寨,宿雷山
DAY3肇兴侗寨,宿肇兴
DAY4岜沙苗寨,宿岜沙
DAY5摆贝苗寨-怎雷水寨,宿三都
DAY6瑶山古寨-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宿荔波
DAY7中国天眼,宿平塘
DAY8中洞苗寨—坝陵河大桥,宿安顺
DAY9黄果树景区,宿六盘水市
DAY10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乌蒙大草原,宿盘州市
DAY11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