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
邂逅五千年文明
来一次古老与现代的
深度对话
最初对良渚心生向往,是因为矮大紧老师。
在良渚艺术文化中心里,有一处高晓松的公益项目“晓书馆”。可能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良渚之行终于达成,随着一步步深入的了解,发现良渚的魅力远在想象之上。
说到良渚,就不得不提文明历史:这里是“良渚文化” 的发祥地,距今5300—4300年时间段的良渚时代,印证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要深度了解这古老的历史文明,一定要去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出自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之手,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某些角度下建筑和自然交相辉映,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
走过一段石板连廊,就来到了博物馆的大门处,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扫描预约码携身份证查验入场。
Tips: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良渚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非常独特。
良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玉文化,每件玉器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墙壁上的“玉魂国魂”诉说着玉和这个古国的紧密联系。
展厅里的玉琮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玉器,玉琮身上刻有精细的花纹,打磨的十分平整,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手工艺。
2、3号展厅主要讲的是良渚时代古人的生活及劳作。他们修水坝、筑城墙,挖护城河。让人惊叹的是当时的水利工程跟现代已经十分相像了。同行的小伙伴不停的感叹“一定有人穿越到了良渚时代”!
尾厅展示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人情风貌,他们劳动的场景就在眼前,听讲解员说,虽然良渚时期有明确的等级制度,但当时的劳动人民却不像奴隶一样,相反,有手艺的劳动人民会拥有很好的待遇,这一点着实让我羡慕。
古城虽然长眠于地下,但时空仿佛让良渚时代和现实世界打了个照面……
游历过了古国,再来到充满现代感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可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里也叫“大屋顶”, 由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也依旧带有安藤最富有的标志性符号——清水混泥土。
几何形式的空间构造与光、水、风自然的融合,建筑亦是表达。
在良渚文化艺术馆中我们也能将这些元素一一对应。
屋顶数十扇三角形的天窗就开在大屋顶上,将屋外的自然光引进来。光线随着时光的流逝在阶梯上缓缓淌过,坐在这里冥想,一过就是一天。
沿着环形楼梯向下是停车场空间,流畅的曲线包裹着光影,是一个拍照凹造型的好地带。
文化艺术中心由三大功能区块构成,南侧是美术馆,北侧是有培训功能的教室,中间为阅读大厅和图书馆。
这里常常举办各种话剧、电影首映、和摄影展,许多文艺爱好者经常宁愿跨越半个城市去这里参加活动。
如今高晓松的晓书馆就入驻在中间这里。
真正走进图书馆,淡黄的木质材料跟刚才的水泥世界截然不同。书馆有两层,尽头是一面偌大的落地窗,白天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六米高的书架神圣而威严。
据说有五万册的图书,并且都是由高晓松指导挑选的。一楼的书有哲学宗教,中国文学、世界历史、政治法律等类别,二楼主要是童书。我被这本复古广告画册迷昏了眼……
除了书馆,这里 还聚集了一批文艺细胞丰富的工作室,家具,乐器,陶瓷,每个空间都值得体验探索。
傍晚,大屋顶显现出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模样,坐在连绵的台阶之上,可能被这一天的精神洗礼所冲击。
花了三十年学习像大人一样说话,此刻却想像孩子一样学着写诗。
Tips:
晓书馆开馆时间:周日/周二/周三/周四 9:00-20:00,周五/周六:9:00-00:00,每周一闭馆,采取预约制度,需要提前预约(可在晓书图书馆官方网站或者晓书馆公众微信号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