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一个无数人带着向往而至的小岛,虽然面积并不大,只有1.83平方公里,却撑起了厦门的另一半文艺之风,早在2010年时,还读着高中的90后学生便听说过鼓浪屿是如何文艺清新,来了以后才发现,鼓浪屿的内涵,绝不是文艺一词就可以涵盖。这个地方的奇妙之处在于,把历史融入建筑之中,可以更清晰地明白它的发展脉络。
编辑搜图
虽然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形成,但一直也不过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岛上以半渔半农经济为主,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从北宋开始,这里人烟开始繁盛,一些来自大陆的大家族为这里建立起了第一批属于鼓浪屿的建筑——红砖大厝,这是属于闽南的建筑风情。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明末清初到鸦片战争期间,厦门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纷纷前来定居,才在岛上兴建了许多西方建筑,如今我们在岛上能看到的教堂、领事馆、公馆、别墅等建筑,就是那个时代的遗留物,1903年时,鼓浪屿还一度沦为公共租界,鼓浪屿上的领事馆多达13个。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再后来,也有不少早期下南洋谋生的华侨回国后选择回到鼓浪屿投资,又建起了不少独具一格的别墅庄园,如菽庄花园、番婆楼、杨家园、八卦楼等正是其中的代表。
正因为这样与那般的历史原因,使得鼓浪屿处处是风景。
编辑搜图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原本是私人别墅,1955年才被献出作为公园,主人是台湾富绅林尔嘉,又因字叔臧,所以用了谐音字来命名。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林尔嘉是厦门抗英名将陈胜元五子陈宗美的长子,6岁时继给台湾板桥林家,才改了名,后因日本侵占台湾,整个家族迁到鼓浪屿定居,是民国史闽台地区的名人。
编辑搜图
林尔嘉精心打造,希望将台北板桥别墅的风格和江南林园融合在一起,花园内设有十景——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听浪阁、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漫步在优雅的庄园里,可以感受到主人的审美。
编辑搜图
而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必须是园内藏海这个构思,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想到将那奔腾的大海藏入自己的别墅里,既成全了一个江南庭院的别致,又平添一份海阔天空的豪气,果然妙绝。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离开菽庄花园,我们在海边漫无目的地闲逛,看到一座别致的建筑,原来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股东大部分是英国的资本家和沙俄的皇室。1871年,大北公司在鼓浪屿开办,在未经清政府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线端引入鼓浪屿的这栋洋楼之中,大张旗鼓地开始收发接转香港、上海等地的电报业务,还枉顾当时上门交涉的政府人员,拒绝拆除这些设备,不过也是在此期间,中国官员因逐渐接触和使用电报,对这个新外来物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874年,日本出兵犯台,为了加强福州和台湾的联系,清政府允许在福建修陆线电报,并与大北电报公司签订合同,合作修建“福州-马尾罗星塔”和“福州-厦门”的电报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被日军封闭。
编辑搜图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展馆,正在展示的是“共享遗产专题展”。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搜图
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大北电报公司把在鼓浪屿的设备转让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62年被厦门邮电局接收,这个公司在厦门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搜图
在鼓浪屿,像菽庄花园、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这样的建筑有很多,它们的建立、使用与结束,也见证了我国近现代的历史兴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