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弯弯的河流静静地穿过深圳宝安,初秋淅淅沥沥的雨水让古镇新桥更加充满灵气。来到新桥街道,见到新桥环境焕然一新,新桥河两岸芳草萋萋,水面波光粼粼,木质的亲水步道与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相互交融,更显生机盎然。市民们公园里漫步、锻炼、休闲,怡然自得。
家住新福家园小区的陈先生吃完晚饭便陪着老伴儿去公园散步。“以前一到夏天,河水就会发臭,我们都很少去。现在河水变清澈了,还有人钓鱼,河边的道路也变得很干净,蚊子都少了,晚上灯火通明很热闹。”陈先生说。
城市市容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一位市民的生活轨迹,折射出新桥街道“大城管、细管理”工作理念,通过制定实施“新桥环卫八条”,建立健全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新桥构建起“精细、多元、智慧”立体管理新模式。近年来,新桥街道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的温度、亮度与厚度。
城市治理多措并举,环境更整洁
走进新桥的大街小巷,从前成堆的垃圾和“牛皮癣”已不见踪影,路面上的果皮纸屑,也很快被环卫工人清扫干净。新桥街道建立了城市管理五大体系,以智慧城管体系为基础,全面实行洁格管理体系、环境卫生责任人体系、“门前三包”责任体系,同步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体系,通过建立五大体系,落实环卫硬件、执法、服务三大保障,稳步提升环卫指数测评成绩和辖区居民市容环境满意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新桥。
借助环卫PPP一体化项目,新桥全面引进环卫清扫机械化操作,同步规划建立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辖区城市监控摄像头数据,围绕洁格化管理、综合执法、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同时,在垃圾投放点新增AI监控智能识别系统,通过自动抓拍、智能识别,对桶点满溢、地面脏污等问题进行预警,并自动推送至对应岗位环卫工人。
随着13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以及象山芙蓉尾100吨厨余垃圾资源化示范项目的完成,街道垃圾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垃圾的分类、收集、储运等各环节入手,因地制宜创新“专桶、专车、专线、专运”的餐厨垃圾回收闭环体系。环境提升的还有公厕。“公厕革命”正在新桥街道大力推行,已累计升级改造星级公厕23座。全面实施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新桥街道首创公厕管理“六责法”,结合“定点式”抽查暗访,强化源头管理,提升公厕环境卫生质量。
交通秩序齐抓共治,出行更安全
新桥街道工厂林立,城中村众多,人口密度大,交通安全一直是新桥的痛点。面对痛点,新桥街道主动作为,通过优化调整中心北环路路口绿化带植物景观,消除了绿化遮挡行人、司机视线等隐患问题。划设导流线、第一车道实线、标志标识提醒,消除掉头口安全隐患,中心路、北环路、新沙路等主要道路也完成了类似的排查隐患。
围绕重点路段、重点路口、重点时段“三个重点”,新桥持续落实“5+10+10+94”管控模式,10个警示点由社区书记挂点,每天在早晚高峰7时至9时、17时至19时,夜间22时至24时三个重点时段,组织交通违法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守法承诺书。在10个重点管理路口,街道机关干部职工、党员干部身穿义工服、手拿小红旗,在每天早晚高峰以“警告+教育+劝导”模式,上路面、守路口、劝文明。
新桥还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讲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学生上下学走路、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和家长接送学生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进一步普及“知危险、会避险”等交通安全知识,同时以“小手拉大手”提升学生家长懂法守法的自觉性。目前,辖区40所校园已完成新一轮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市容品质持续提升,居住更舒心
“绿色”是新桥这座深圳古镇的鲜明底色,城市绿道犹如一条碧翠绸带,萦绕飘逸于新桥的青山绿水间。夜幕降临,随处可见跳广场舞的市民、散步闲游的老人和慢跑健身的年轻人。青年小张带着同事一起,来到清平古墟的“青年墟市”。在永兴桥头,身着汉服的展演队伴随着音乐《深圳有座永兴桥》翩翩起舞,现场的市民不时鼓掌、喝彩。
新桥街道通过“定人、定格、定责”细化管理范围,按照一社区一中队组建8支巡查中队,将辖区划分为26个洁格,配备26个洁格员,通过“定人、定格、定责”细化管理范围,落实“一人一格”洁格管理职责。
周三城中村大整治、周四市容环境卫生大扫除、周五环卫设施大冲洗、“商业街、农贸市场、城中村”三日大整治……新桥街道每周各专项行动紧锣密鼓开展,对症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顽固”问题实施联合专项执法,对乱摆卖、占道经营等城市“六乱一超”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共计出动1190人次,执法车次238次,整治“六乱一超”540宗。
新桥街道同步制作环卫指数测评方案“明白卡”,对照环卫指数测评标准,开展全样本框大行走,由各社区书记带队,对所属社区测评点位进行全覆盖自查自检测评,实效解决薄弱板块,力将“锈带”变成“秀带”。
文:刘诗豪 昌建
制版:陈欣 邹虹香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