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数据出来了:国庆假期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
这些数据引起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力提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旅游业复工复业信心,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公众号又在祥林嫂似地卖惨带节奏了:数据是他们的,与业者无关,散了吧。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机遇,还在睁着眼睛说与业者无关,真不知道是蠢还是坏。
观点一:有旅游,就有旅行服务的需求,就有旅行社生存的土壤。
外出旅游的人越多,旅行社发展的空就越大。四十年前,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来中国大陆和内地旅游的多了,原国旅和中旅系统之外的旅行社如中青旅、中职旅、广之旅、环境国旅就发展起来了;二十年前,老百姓出来旅游了,春秋国旅、南湖国旅、嘉华国旅等一大批民营旅行社就发展起来;再后来,出国出境的人多了,凯撒、众信、捷达、华程等旅行社做大了。没有这么多年的旅游旅行市场的扩容,没有老百姓的旅游支撑,能有4万多家旅行社吗?不能。无视历史事实,强行把宏观数据与旅行社发展空间割裂开来,不是愚蠢是什么?
观点二:旅游市场和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去满足,就会由创业创新的力量去满足。
商务、散客出行的市场出来了,旅行社传统的观光、团队为主的商业模式无法满足,于是就有了携程、去哪儿;游客对目的地信息获得渠道发生了变化,更愿意听取同一阶层和共同价值取向者的社群意见,于是马蜂窝、大众点评横空出世了;Z时代的社交方式发生变化了,小红书、抖音、爱奇艺成了年轻人“种草”“打卡”的新平台。无视旅行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而是向旅行社业一味卖惨,把业者的人设立成刻舟求剑,最后成为历史的笑话,这不是坏是什么?
观点三: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大浪淘沙的过程。
在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的道路上,一直都有因为失败、失意或者其它原因而离开者,也有因为理想、才能或者其它原因而新加入者,更多的人则负重前行,乐观向上。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看到了中旅旅行的童伴童行、春秋国旅的“微旅游”、凯撒同盛的旅游零售,更看到了携程一场接一场的直播秀,一地又一地的战略合作,还有更多旅行社的数字化转型和更多来自资本和技术背景的创业创新者。
随着复星旅文、环球影城、开元森泊等新型资源商的市场导入,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唤发了生机与活力。无视传统旅行社的创新和新型旅行服务商的创业,并为之而鼓劲加油,却为了一点可怜的流量和存在感而一味盯着离场者的失意而哭泣,甚至曲解权威机构和官方平台发布的数据,这不是既蠢又坏是什么?
结 语
数据是真实的,传统业态没有获得感是真实的,有人失意离场也是真实的,问题是怎么办?继续哭泣卖惨吗?市场不相信眼泪。《庄子.内篇.大宗师》说,“泉涸,鱼相处地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有回归旅行服务的需求锚定,沿着旅行服务的方向创新前行,数万家旅行社, 数万从业人员才可能涅槃重生。
编辑:Sophie
审核:雷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