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夜换季。
10月17日晚上,“福建一夜入秋”登上热搜。福建网友在感慨这天气的浪漫——散步的时候,空气飘来桂花香,而北方网友在寒冷中瑟瑟发抖——冷空气袭来,吉林、河南等多地迎来第一场雪。
但面对寒冷,北方人自有一套保养方式——浴池里冒着热气的汤泉,驱走寒气,温暖人心,“没有什么是洗澡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洗一次”。懂行的人还会加上搓澡、按摩,那是锦上添花。
山东一直有澡堂文化 图源:视觉中国
山东人懂得洗澡的乐趣,还能变着法儿来洗——能洗澡能按摩的店铺开得满街都是,吃的喝的都有,收费平价,成为年轻人的热门社交活动。
山东人有多爱按摩?曾有媒体报道,在2018年“双十一”期间,济南市民线下消费最多的项目,按摩排在第三位。时代周报记者在某点评网站发现,山东“按摩”和“洗浴”店铺高达28247家,数量仅次于人口第一大省广东(35432家)。
山东人的“快乐密码”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这个“新特产”甚至走出了山东。起源于山东济南的某品牌足浴在全国多地开业,近日有游客在北京环球影城日行3万步后,第一件事就是到预约这家足浴店的按摩服务,抚慰游玩一天后的疲惫身心。
如今,山东人的“快乐密码”正在被大众解锁。
一种历炼
今年国庆假期,网友“月亮”特地去山东打卡了一家按摩馆。让她惊喜的是,在享受了温暖的泡汤和舒筋活络的按摩后,店家还贴心递上了热气腾腾的乌龙茶,“这是最幸福和奢侈的享受”。
按摩是打工人的爱好——长时间伏案工作对颈椎不好,趁着假期找个按摩店调整一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ob研究院的调查,国庆期间选择宅家的人群中,有27.2%的受访对象选择享受美容美甲按摩服务,仅次于美食。
在山东,按摩方式五花八门,日式、泰式、水疗……应有尽有。不过,在山东人小邓看来,真正有山东味的按摩,都是在澡堂里,按摩、洗浴分不开——澡堂提供搓背、按摩、拔罐、修脚等一系列服务。
“上大学后离开了山东,才知道原来在外面,按摩和洗浴是两回事。”小邓说,自己读小学的时候,每到冬天就会跟着大人到家附近一所大学的澡堂洗澡。
传统澡堂 图源:视觉中国
“大学澡堂是一个非常大的圆形建筑,里面不光有大学生,社会上的人也可以拿着洗澡票进去。”小邓还记得,进入澡堂要先穿过一扇厚重的棉布门帘,那是用来隔绝外面寒冷空气的。拉开门帘后,潮湿的热气迎面扑来。
要想按摩,还得先买洗澡票。老板坐在一扇小小的玻璃窗后,按人数递出对应数量的小牌——那意味着能拥有存放物品的柜子,以及洗澡的自由。
蒸腾的水汽会告诉来者前进的方向。
浴池一大一小,小的比大的温度高,敢于进小池子的都是勇士。“大浴池的温度可以勉强忍忍。小浴池温度非常非常高,是那种下不脚的温度,只有一小撮人能忍受得住这般高温。”小邓说。
那会儿,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小邓来说,别说要忍受高温泡澡,就连淋浴都是一种历炼。
“淋浴喷头的水冲击力非常大,像水柱直接冲到身上,很疼。还不能调节温度,只有一个开关,水非常烫,打到身上皮肤就直接变红。”每次洗完澡,小邓说自己就像是煮熟的虾,“去澡堂,就像要练金刚不坏之身”。
除了大小浴池,洗澡区还有几张搓澡木床。那才是山东人去澡堂的重头戏——泡得浑身泛红后,找来搓澡师傅,猛搓一轮,享受山东味儿十足的按摩。
搓澡是力气活儿,行话说的是“卖胳膊”,讲究手把稳、劲头匀,功夫都在手劲儿上,搓完浑身通红。一整套流程下来,洗一次澡起码要花两三个小时。“去澡堂不搓下半斤泥,肯定是对不起票价的。”小邓说。
一种仪式感
山东,曾经遍地是澡堂。
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空气寒冷且干燥,适合泡澡。济南历城县人贺德顺最先抓住这种商机,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济南开了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公共澡堂。
早期的澡堂大多建在僻静或离水源比较近的街巷内,用几口大锅烧水,再将热水倒入浴池内,用凉水调兑到适宜的温度。当时,浴池设备简陋,服务单一,顾客大多数是平民百姓,洗澡价格极为便宜。
在缺少家庭电热水器的年代,澡堂曾长期是山东人钟爱的地方,就连澡堂外面也热闹,门外都是叫卖水果、零食的小摊贩。
经常去澡堂的人被称做“堂腻子”——这人基本跟澡堂是粘上了,几天不泡澡,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精气神都没有了。
老式澡堂 图源:视觉中国
澡堂一般是早晨8点开门,“堂腻子”们也就在这会儿进去。这些“堂腻子”洗澡十分讲究——进门第一件事,是泡上自家的茶,有的还带上白酒、花生米。喝口茶、点根烟,慢悠悠地裹上毛巾,穿上呱嗒板子,悠闲自得走进浴池。
对于山东人而言,上澡堂不止是为了洗澡,更多是为了感受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来自山东高密的作家莫言就在澡堂完成了新兵入伍的仪式。1976年,莫言和1800多名新兵在县里的橡胶厂集合。那里有一个大澡堂,新兵们陆续跳进浴池,像下饺子一样在水里扑腾。从澡堂出来后,莫言就换上了军装,离开家乡。后来,他还把家乡的澡堂搬进了小说里面。
20世纪80年代是山东青岛洗浴业鼎盛时期。“四大塘”“八大浴池”赫赫有名,“四大塘”指的是博山路天德塘、平度路玉生池、益都路新华池和河北路建新池,加上保定路三新楼、西镇建生池、台东新华楼、四方浴池就成了“八大浴池”。
老式澡堂收费不高 图源:视觉中国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洗澡天德塘。”去天德塘洗一趟澡,曾经是青岛人奉为至高无上的享受之一。
天德塘是当时青岛最大的澡堂,创立于1930年,建筑面积达到3250平方米,五层楼高,有池浴、桑拿、淋浴以及旅馆,气派十足。天德塘也创下了青岛的“两个第一”:第一个带电梯和第一个开设女浴室的澡堂。
天德塘一位老职工徐师傅回忆道,“1993年至1997年是鼎盛时期,那时候洗个桑拿浴很新潮,洗过的都很有面子。”他还记得,1998年春节前几天,一天营业额能达到7万元。
上澡堂也是山东人过春节的仪式之一——城外的人在过年前进城赶集,常常要顺便到浴池洗澡,洗去一整年辛苦劳作堆积的浮尘。也正因此,春节期间,很多的澡堂甚至是“一票难求”。
时至今日,小邓家里还保持着春节前去澡堂洗澡的传统仪式,“除夕前一天,或者是除夕当天早上去澡堂洗澡,就是在新年到来前,把污秽洗干净。”
一种新特产
上澡堂,曾经是山东人的日常,但又渐渐被城市遗忘。
“澡堂里都是一群人光着身子。小时候并不会觉得很尴尬,但到了初中高中再去的时候,觉得有一点点羞耻。”小邓形容,上澡堂洗澡变成一种很有趣但又诡异的经历。
这也是中国人家庭生活形态变革产生的变化。随着卫生间、家庭淋浴器、供暖设备的普及,在家里洗热水澡方便卫生,而传统的公共澡堂也发展趋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济南各大浴池陷入经营困境。2003年,济南最后一家老字号国有浴池新生池停业。
有着90年历史的天德塘最终也抵不过时代变迁。2013年,天德塘随着城市改造画上句号,昔日门庭若市的天德塘在拆迁之前早已停业,变得破败不堪。
传统澡堂更像是老年人的社交场合 图源:视觉中国
“只要家里能洗个舒服澡的,都不会去澡堂,一是担心卫生条件,二是考虑隐私问题。”小邓说,现在的传统澡堂几乎都是在农村,客人以老年人为主,“像我奶奶家里没有浴霸、太阳能,家里洗澡的环境确实不是很好。澡堂还能起到社交的作用,一群认识的人在休息区里面聊天,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交场合。”
与传统澡堂日渐消失相反的是,装修别致、娱乐设施齐全的按摩店陆续崛起,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山东景区的尽头,都是按摩店,从段子变成了现实。游客到山东旅游的时候,顺便体验一下按摩更成为了必选的行程安排。长途跋涉之后,最好来一场足疗,经济充裕的,可以体验精油按摩。
山东按摩备受网友认可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网友“Highopes”落地青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一家舒适的按摩推拿店,体验山东“新特产”,一边享受按摩,一边远眺着青岛的海。
优裕的地理自然条件,让按摩、足疗成了山东养生康养旅游产业的衍生物。
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地热井数量约1160余眼,地热水开采量约每年1.33亿立方米。其中,11%的地热水用于洗浴理疗。
山东康养旅游的衍生物 图源:视觉中国
济南文旅发展集团康养园林部副主管徐虎曾表示,山东温泉旅游发展时间较长,但总体来看,大多属于中低档产品,市场明显存在季节性特点——秋冬季爆火,春夏季游客少,基本处于歇业状态。目前,山东正在推广集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将传统的澡堂文化更新换代。
而在离开山东后,小邓几乎就不再上澡堂了,但他时不时还会想起小时候跟着爸爸上澡堂,父子之间赤膊相见、互相搓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