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南门气势恢宏,人们又把它叫做午门。这道门建于明朝,到了清代,人们对它又进行了两次重修。它就像一个“凹”字,中间有三个门洞,墩台足足有十二米,两边各有一道小门,形式上比较传统。门楼长60米,深25米,以黄琉璃作瓦顶,是整个故宫最高的建筑。
午门是通往皇宫外的正门,所以,一定要最高才能凸显出皇权的威严。而且,每当朝廷派出的大军得胜归来,总要在这个地方举办庆祝典礼。皇帝每次颁布下一年历书的时候,也会选择在这个地方举行相应的仪式。在明朝,假如,有大臣忤逆了皇帝的意思,为了怕在皇帝面前挨打有失体统,所以,就会被拖到这里来施行“廷杖”。
所以说,午门曾经也承担过容纳大臣受罚的职责。但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死刑犯在被杀时,常常是推到午门这个地方来斩首。那么,在真实地历史上,这是否存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只是民间的戏说而已。
从来中国的朝代变迁,都是由战争推动的,一般到了一个王朝的末尾,就已经有新的力量在崛起了。他们暗中发力,找机会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秩序。只要是他们得逞了,新的政权建立了,没过多久,他们就开始大规模修建宫室,这些在史籍中都有记载,数量达上百处。
但是如果将这些记载翻个遍,我们会发现,在元代以前,从来没有“午门”这个名词出现。
杜牧曾经有过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阿房宫赋》,他在里面极力铺陈这个宫室的恢弘。虽然这可能有些文学性的夸张,但是,从史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佐证,阿房宫的规模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被烧时,大火足足燃烧了三月。不过,就算是规模如此之大的宫室,里面也没有门叫午门。
不仅是秦时,后世的汉、唐、宋,甚至是少数民族统治的金,他们的皇宫正门从来都没有叫午门的,要么是元武阙,要么是丹凤门,要么是宣德门、宣阳门等等,名字是五花八门,但是,从来都和午门不沾边。后来,到了元代,一些边边角角的史料中开始出现午门的身影,大多写了某某人在午门做了某某事。
可是,这些究竟不是正统的史书,而根据《元史》的记载,我们很难从它记载的皇宫各门中找到午门的名字。也可能午门只是当时民间群众对于正门的称呼,但是,并没有被官方承认。一直到明朝初期,这个名字才终于被正式运用到皇宫之中。
太祖在南京修建宫殿的时候,就特意把午门这个名字给了皇城的南门。与此同时,其他三个门也都各有自己的称呼。又过了几年,太祖又在南京动土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把宫殿的阙门称之为午门。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可以查证的,这个称呼最早的开始。
后来,朱棣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开始在前代都城旧址的南面修建紫禁城。可以说,这座皇宫的布局完全照搬了南京的那个,只不过要比南京的那个还要大上许多。这座城的正门和太祖时期一样,也叫午门,不过,还有一个好听的称呼,叫做五凤楼。一直到后来,明代被清代所灭,这个称呼始终没有改变。
据此可知,假如午门斩首的说法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出现的时间应该不会早于元朝末年明朝初年。但是,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明朝以前,几乎没有这个情节出现,一直到明朝开始后,这个说法才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可见,这个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和皇宫的名字有关系。
但是,明清时候,如果需要惩办某些大臣,那么,地点其实都是在某个市场之上。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意思是要当着众人的面罚他,好让众人与皇帝一起厌恶这个人。清代,如果需要处死某个大臣,也没有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口(例如“六君子血洒菜市口”等证据)。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呢?
因为菜市口人多,这时候再杀,所产生的威慑效果一定会比在午门好,因为,午门是天家重地,一般的人难以靠近,所以平民稀少。况且,砍头这种事到底不是很吉利,我相信哪个皇帝都不会选择在自己住的地方附近把人弄死。相反,靠近老百姓住的地方,那就无所谓了。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人被拖到午门打棍子吗?这话是没错,可是,打棍子又不是砍头且不在大明律例中,所以,这是一个不受法律承认的刑罚,属于皇帝自己私人的泄愤之举,在古代叫“廷杖”。虽然,在惩罚过程中可能会有死人现象,但是,到底和午门斩首又不是一件事。
还有一个原因,“廷杖”这个刑罚,可能是起初只是象征性责打,后来,发展到打人致死。如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皇帝朱厚照不顾国民疾苦,而又要赴江南选美女。为此群臣上谏,皇帝发怒下令廷杖舒芬、黄巩等大臣130余人,当场打死11人。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其堂兄朱厚照的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就有了“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
我想,民间这种说法也是一种想象,比较古代帝王一言不合就杀人,为了增加戏剧性,就这样编了,说不定因此看戏的、买书的人就多了,因此,以讹传讹后,这个说法现在真的就十分流行了。
参考资料:
『《午门斩首》、《“廷杖”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