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汶凤村位于风光秀丽的汶河南岸,由原郑家岭和丁家疃两村合并而成。过去的汶凤村被外人戏称为一贫如洗、一穷二白的村庄,如今的汶凤村成为了一应俱全、一呼百应的乡村振兴样板村。短短几年时间,一个贫瘠山窝里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
一本“账簿”管好一个村
2004年汶凤村合并之初,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进行了简单组合,原来两个村的干部相互不信任,没有融合好,造成人浮于事。为此,村党支部实行了“签到日志式”管理,要求每名享受待遇报酬的村干部每天签到,如同“记账”一样把每人每天干的事儿形成工作日志,三至五天一晾晒,并进行开会公布。通过这一做法,干部心齐了,干劲足了。近年来,党支部在“账簿”基础上,拓展这一工作方式的应用覆盖面,将“小账簿”做成了“大机制”,在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个流水账式的记账簿,上面记录了村干部、党员、村民参加工作情况。通过“记账”,有助于回顾一年干了哪些事,花了多少钱,并将工作内容原原本本展示给全体村民,接受群众监督。“账簿式”管理是汶凤村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村一直坚持党务村务全面公开。
一个园区带富一方群众
昔日的汶凤村是有名的干巴岭、光棍村,村民常说,汶凤村能有今天,多亏了党支部书记郑本增。1988年郑本增上任伊始,就瞅准了汶河畔沙土地适合种蔬菜的优势。于是,他三去寿光,学到“真经”后,回村带领党员群众摸索搞起了蔬菜大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黄瓜大棚成了十里八乡的主导产业。村“两委”班子主动克服“小富即满”心理,结合村庄区位优势,集体筹资在界高路沿线建设沿街商品房60间,规划了一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以上。在尝到新路子带来的甜头后,村“两委”经过研究,决定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招引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在招商模式上,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户以土地出租和转让等形式入股,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为贫困户特别是帮助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脱贫想办法、出路子。建立孝心养老基金,帮助老年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孝心养老基金由子女孝心款、爱心人士爱心款、20%的村集体收入资金以及财政兜底基金组成。办法酝酿之初,好多人持怀疑态度。为将这一办法落实好,村“两委”一班人坚定信念,逐户做工作,解释具体做法和将来的成效,凭着一股倔强劲,最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两委”班子以身作则,各自捐款600-1000元,并动员广大党员带起头来,筹集了村里3户五保户首季孝心款,如期发放。为了加强孝心养老基金管理,村里又成立了孝心基金理事会,实行群众自治,完全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五天的宣传发动时间,就筹集了子女孝心款9600元,爱心捐款25600元,召开现场发放会后,社会反响热烈,并于当月筹集爱心捐款40万元。
一项机制化解一个难题
村“两委”干部从孝心养老做法中得到启示,进一步认识到了村民自治在村庄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村党支部把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来抓,探索形成了“1+5”群众工作组织架构,即在党支部引领下,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扶贫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孝心养老基金理事会5个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根据各自职能作用参与村级事务。日常工作中,有效利用党员月例会平台,组织村民代表和“1+5”成员共议村务,进行了从法治、自治到德治、善治的探索,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浓厚氛围,村民“有事找会长”蔚然成风。(孙国华 管飞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