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明
一天早上,我突想独自一人去银雀山汉墓看一看。于是早起,简单用餐后,从沂南开车去临沂汉墓竹简博物馆。
行至临沂,市内车辆拥挤,我费了好长时间才到这里。我的车子驶进馆前的小院后,周围立刻安静了下来。不大的停车场,空空的,没有几辆车子,也少见游客。我来到北面售票处买上门票,进入博物馆。
第一次来这里时,人很多,那是单位开会时组织的一次集体参观活动。当时,还去洗砚池街参观了王羲之故居。不过,由于行程匆忙,人多嘴杂,仅是走了个过场。 这次,进入博物馆大门时,院内一片肃静。我沿着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通道向前走着,一会儿,有五六个年轻人随导游从左边那座暗褐色的汉墓馆中走了出来……待我进入汉墓馆时,馆内只我一人。
汉墓馆是我今天必须要去的地方。这个馆内的中央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轰动一时,出土了先秦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银雀山汉墓。尽管自那之后,官方和众多学者都把目光集中到从这里出土的大批“汉竹简”上了。
汉墓馆内,除了周围墙壁上排列的发掘汉墓时的照片和简介外,就是中间紧密相邻的被称作“一号墓”和“二号墓”的墓穴了。眼前的墓穴都是敞开的,为长方形竖穴。两墓开凿在岩石上,深深的墓穴底部各有一椁一棺。“椁棺”没有盖板;椁内有一隔板,一侧放棺、一侧为边厢。那边厢就是墓主放置竹简的地方。 此刻,古墓幽暗的深处,有一股空旷悠远的气息缓缓飘浮而来……那是一股直击人心,让站在另一个历史时段上的我一时不能领会,而又为之震撼的气息!我即刻鞠躬。
汉代是时兴厚葬的,距离此地不远的沂南北寨汉墓,那气势,如同一座地下宫殿。然而,在这里,在被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汉墓,却仅有东、西紧挨着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的两个不大的墓穴。但是,正是这两个看似简陋的墓穴里,竟出土了7500余枚鲜活如初的竹简。这些先秦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兵法》《晏子春秋》《六韬》《守法守令》《论政论兵》等。它们的出土,打破了先秦竹简这一历史的沉寂,震惊了世界。随后,河北定县汉简《儒家者言》、湖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和《礼记》、湖北江陵汉简《盖庐》,它们仿佛商量好的一样,从这里开始,逐一露出真容。
从汉墓馆简陋的墓穴来看,主人的家境并不富裕,或者说,墓主人尽管是豪门大族,但为了保住竹简,刻意薄葬。但不论何种情况,能够藏下如此众多的竹简者,定是不凡之人。
秦朝过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民族文化之痛,成为一个民族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此刻,我仿佛看到历尽劫难后的墓主人,他站在一个渺远的高处,小心翼翼地用一双颤抖的手捧读着竹简,他的那种由于激动而难以言表的神情,让人动容……面对来之不易的文化遗存,他担心一不小心再失去它;他担心一场久远的文明对话,再一次被措不及防的暴力所终止。他因而倾其之力,将7500余枚竹简悉心收藏,并为它们在沂河右岸,在这个凸起的山岗上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在这里,被历史所阻隔、所断裂的文化碎片,一种持续地深入于历史骨髓的痛楚,在苍松的环抱中,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从此,沂河右岸这座不大的山包上,四周坚硬的石壁护佑着墓穴。墓主人在椁内用隔板一分为二;一边是自己,一边是竹简。那穴凿的很深,风刮不着,雨浸不着,水淹不着,他要好好地守护着它们。
公元1972年4月,一个春意萌动的季节,墓主人把他的“珍藏”如数交给了我们。它沉甸甸的,它的每一枚竹简,都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它不仅让孙膑和《孙膑兵法》重见天日,不仅解决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一个孙子,还是两个孙子”问题,也认证了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真实、可靠性。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但因《孙膑兵法》失传,从北宋梅尧臣始,首开疑端。它引起人们对《孙子兵法》的许多推测和臆断。有一部分人认为孙子和孙膑是一个人。是银雀山汉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出土,证实了司马迁记述的正确性。
夏日的上午,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在扩建,据说可能更名为“兵学文化博物馆”。当然,银雀山这个先秦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出土地,用这种称谓并无不妥,但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再现,显然是兵文化涵盖不了的。在我看来,那一片片浸泡在防腐液中的竹简,更像一个个不灭的灵魂,它饱含着民族文化深厚的渊源。它已经跳出了现存残篇的具体细节,它让我看到一种之于人的生命整体意义上的,对于生活深义、苦难、矛盾的注视和感喟;它需要我们在自然、历史和人文的大坐标上寻找它的支点。
离开博物馆前,我又回头望了一眼汉墓馆,那里面有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和大气……我仿佛看见墓主人站在那里,他尽管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他释然了,他最看重的有关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到此可以放下心来。
滔滔沂河川流不息,巍巍蒙山延绵不绝。试想人类文明有几多因素化成?那是一辈又一辈的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生命一点一滴地生成的文化链条。古代,我们的祖先用双手艰难地削制竹木,以用做文字的载体,那一枚枚光滑竹简上遒劲隽永的文字,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美丽。而墓主人对这些历史珍贵遗存的挽留,让历史得以连接、延续和传承。今天我想,墓主人累了,他的这个居所,我们还是少打扰,他需要安息,最好,我们还是想办法让他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