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片段:开往朝鲜战场的列车已经紧急启动,留守站台的一群军人,拼命追赶着列车,往车上扔东西。他们扔的是什么呢?
—— 他们扔的是来不及搬上车的棉服。有几位战士还把自己身上穿着的棉衣脱下来扔了上去,有位女战士甚至把自己的围巾也扯下扔了上去。
此情此景,正体现了军人特有的“袍泽之谊”或叫“袍泽之情”。“袍”和“泽”指的是什么呢?典故出自《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首战歌。这里说的“袍”指的是外衣战袍,属披风之类;“泽”通衣字旁的“襗”,指的是内衣,相当于今天的汗衫;“裳”指的是下衣战裙。后世就用“袍泽之谊”或“袍泽之情”,来指代军队中战友之间的友谊和交情。
文化典故,直视人心。我是讲典故的千丘先生,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