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我去德国科隆参加一个会议,会后顺便游历了德国、荷兰和比利时三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空旷的广场或草坪上,时不时邂逅一些小动物,它们丝毫没有表现出对人类的惧怕。广场是人们愉快交流的场所,也是动物撒欢儿的地方。
之所以出现这种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场景,那是因为长久以来,人类与动物互相把对方当作朋友。这种彼此间的认知,以及此种认知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诸多实践和相处方式,决定了环境是公用的、共生的、共享的、共治的。环境既是人类的,也是不同生物的。
2021年7月,一群西双版纳野生大象一路北上的消息备受关注。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些大象怎么啦?它们怎么会选择离开栖息地,转而入侵人类的地盘了?这种疑问的前置性假设是:保护区是你们大象的地盘,广大都市与乡村地区是我们人类的地盘,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互不打扰。换言之,大象的环境和人类的环境是相互隔绝的。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只在动物园里待着,珍稀植物生长在植物园里,我们想看动物或植物,就得去动物园或植物园看。
其实不然,良好的人地关系提倡人与动植物的和谐共生。
理论层面,我们经历和见证了仿生学科的诞生,近年来城市发展倡导的荒野化(wilding)与再野化(rewilding)等概念备受关注。实践层面,利用城市屋顶空地种植稻谷、花卉和其他绿植的城市花园发展得如火如荼,倚靠城乡接合部相对便捷的交通与独特的田园资源衍生出的自然教育方兴未艾。
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原有主要被动植物占据的自然系统和原有主要被人类占据的人文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形成有亲密关系与密集互动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
其实,生物多样性离我们并不遥远,生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睁大双眼,去发现、认识和了解身边的生物世界,并身体力行地增进与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维系城市的自然与生态属性。在城市发展与规划过程中,预留相当面积与规模的森林、荒地与空闲地,从而让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发展与繁衍空间。
建立自然与生物博物馆。为了让下一代从小树立良好的自然与生物观念,有条件的城市都应建设自然与生物博物馆,除了展出全球范围的典型动植物,可以重点凸显地方性生物种群。认识地方与家园,不妨从认识地方的生物与生态环境开始。
在广大中小学普及自然与生物课程。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适当加大自然、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分量,培养孩子们的生物多样性思维与意识。“双减”措施带来了更多空余时间,不妨用寻找身边的生物、探索身边自然奥秘等方式进行必要的填充。
设置生物多样性观察与实习基地。从我国生物种群的区域分布看,整体上,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逊于乡村,东部发达城市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逊于中西部尤其西南部地区,教育部门不妨在西部省份设立全国性的生物多样性考察与实习基地,在省域范围内选择生物多样性表现良好的山区或丘陵地区设立生物多样性考察与实习基地,从而为青少年开展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姚华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0月1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