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古村,俗称沟墘,属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政府东北3.5公里,位于护堤公路之西。古村内居住着杨家个林家两个家族,林家为主,占据了村内80%左右的人口。据村里老一辈人讲,高义村是林氏创建的,而杨家是后面过来定居的。南宋绍兴年间,林氏始祖由福建蒲田松潭乡石狮巷迁此创乡。据说,林氏祖先出发前,长辈嘱咐一直往南走,若挑担的绳子在哪断了,那里就是创乡之所。就这样,当时林氏祖先的担子落在了沟渠边,就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名字也就地取材,称为“沟墘”。
在高义古村,有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贤可公祠非常有名,这座堪称豪宅的建筑先后曾遭洪水、火灾侵袭以及“破四旧”洗礼,除了门楼及最后面的承恩楼,其他部分已经残破不堪,但与这座老屋相关的一段轶事,却一直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高义人做生意非常有一手,曾经有上海商人特地跑到高义,要跟家族里主事的老太太谈生意。因为价格的问题进行讨论,上海商人在老太太的压力下,一直增加了价格,到最后报了一个价格,老太太已经准备答应,谁知一阵寒风吹来,老太太打了个冷颤,没想到因这一颤,上海商人一咬牙,又加了价格,后来,老太太就用多赚的这些钱,修建了建筑精美的贤可公祠。
营造房屋,潮汕人历来讲究风水,高义古村的祖屋有新厝、旧厝之分,都是建造于明代,而这两座祖屋便是建在所谓的“蟹地”上。从上俯瞰,祖屋的这些厢房、外围墙像极螃蟹的脚和大螯,尖尖上翘的古屋檐角有如蟹壳边上的刺,如在门楼的屋檐下点上两个红灯笼作眼,一只生龙活虎的螃蟹就活灵活现了。在相距不到50米的贤可公祠,打出来的井水是清冽的,但位于这两座古屋一横巷的两口水井,打出来的水却都是蟹黄色的。这两口古井旱不竭、涝不溢,味道甘醇,称誉为“文武井”,意即后人中将出能文能武的杰出人才。几百年来,“文武井”养育了高义村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高义古村跟其它没有什么名气的潮汕古村落一般,村内有着许许多多的几百年的历史古建筑,雕刻,但是因为名声不显,没有能够得到一定的资金进行修复,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在慢慢的消失,村里有座云路庵,座北向南,庵门两侧墙上用贝灰浮雕制作了赤兔、青龙两匹“神马”。在古代,马多用于征战,庵是宗教静修之地,庵门墙上画马,几乎就独此一家。但是这座云路庵,也是进入了“最后”的时光,再修葺,也终将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浮洋镇高义村内,除了多不胜举的古建筑之外,还有一颗奇特的百年古榕树,这是一个参天大树,由榕树形成的“树门”,就位于村内杨厝宗祠东侧的村道上。古榕树根系盘根错节,“横跨”村道形成的这道宽约3米多,高2米有余的门,只是古榕极其发达的根系中很小的一部分树根。庞大的根系,将古榕旁边的一段围墙层层包裹了起来,支撑起一片300余平方米的树冠。以前在村里行走,都是在在这“门”穿过,无法避开而走他途。
好在高义古村已通过广东省文联、省民协的认定,获得“广东省古村落”称号。接下来,将会寻求资金,对村内老屋进行修缮,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保护、弘扬潮汕文化。
我是猫仔菌的旅行笔记,如果喜欢此文,请动动手指,点赞转发支持,有什么感兴趣的古村落评论讨论,我们一起发现中国乡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