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主题乐园从不缺优秀的主题IP,差的只是持之以恒的坚守、勇于创新的理念。
周泽中
“身上是浅粉的毛色,大眼睛里是清透的深蓝瞳色,身后有长长的大尾巴”……看完这样的描述,不少经常“网上冲浪”的网友可能已经认出来,它就是迪士尼旗下“达菲家族”的新成员——玲娜贝儿,网友与游客们送它外号“川沙妲己”。自9月首次亮相,玲娜贝儿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收获全网3.2亿热度与流量,玩偶衍生品第一时间和当红艺人合影,在闲鱼上以三四倍的价格贩卖……这个既没有作品,也不会唱跳,却能仅凭扭扭屁股、摆几个pose就成为顶流、吸引大批粉丝追捧的“玲娜贝儿”,能为我国文化产业IP运营提供哪些借鉴与思考?
主题乐园之间的差异,无非在于服务与文化。在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热情的工作人员和“不怕生”玩偶人物总会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这里,游客虽然排队辛苦,但能够与熟悉的童年IP亲密接触,获得沉浸式体验。而反观某些本土主题公园,不仅先天缺IP,后天缺投资,还缺乏服务意识,无法让游客产生认同感、互动感。“全世界都在催你长大,只有迪士尼希望你还是个孩子”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足以引人深思。在粉丝运营这方面,迪士尼真正做到了将虚拟IP完美地带进现实。
不论是80后、90后还是00后,人们童年记忆各不相同,既有日美等“舶来品”,也有本土的舒克贝塔、天明少羽。如今,《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如过江之鲫涌现,可以说,本土主题乐园从不缺优秀的主题IP,差的只是持之以恒的坚守、勇于创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