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悲剧”的湖,曾是国内第一大湖,40年内却消失了近一半

旅游 情说话 2021-03-23 12:15

原标题:中国最“悲剧”的湖,曾是国内第一大湖,40年内却消失了近一半

中国最"悲剧"的湖,曾是国内第一大湖,40年内却消失了近一半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洞庭湖月光水色交相融合的意境描写,然而伴随时间的推移,洞庭湖也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变过程,这片曾是国内第一大湖的湖泊,却在40年内消失了近一半,让人不禁感叹,岁月荏苒,物是人非!可以说,范仲淹曾描述的"衔长江,吞远山,浩浩荡荡"的壮阔景象已一去不复返。

洞庭湖在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备强大的蓄洪能力,据小编从身边的导游朋友那里听到,在长江无数次的洪涝灾害中,洞庭湖皆在之中起了缓和调解的作用,才让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可以安全度汛,可以说,它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就连湖区内所坐落的历史遗迹也非常著名,比如家户喻晓的岳阳楼。

然而如今这座对国人做出巨大贡献的洞庭湖,却正遭遇水域减少的现象,这个消息不禁让国人心痛不已!导游朋友告诉小编,曾经绵延的"八百里洞庭",如今已变成分裂为几处、比较宽广的水域,因此,洞庭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迫在眉睫,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救治洞庭湖,或许它将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于是小编便反问导游朋友,为何会出现洞庭湖湖水锐减的现象呢?导游朋友表示,主要是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如果从自然原因上看,洞庭湖流域中大量的泥沙淤积,再者,地壳的变动也会对湖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在人文原因上,则是由于本地人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环境等措施,造成洞庭湖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在1960年前后,本是4300平方公里的洞庭,却在短短的40年时间内,减少了整整1700平方公里,要知道,减少容易,恢复可就难了。

好在中国从20世纪末开始,就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洞庭湖的危机状况也做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先对围湖造田、网箱养殖等现象予以警告,然后再平退堤院300多处,洞庭湖水域减少的恶劣情况才得到遏止,甚至在2018年,洞庭湖又增加了数百平方公里。

小编认为,洞庭湖曾对周边居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周边居民不但不怀一颗感恩之心去保护它、爱戴它,反而用围湖造田等行径造成湖内水域减少,实属让人心寒!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