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忠民
湘南。古城零陵。
处在城区的中心位置的鹞子岭,是零陵城区的最高点。
我登上鹞子岭,仰天而望,艳阳如酥,彩云游移,偶尔有飞鸟在彩云下翱翔。从高处俯瞰零陵城区,居高临下,极目潇湘,大气恢弘,意境高远,让人有种凌空灵空的之感。和风徐徐而来,吹动着我的衣襟,吹走了我的烦闷,吹醒了我的思绪,吹来了我的愉悦。
鹞子岭巍峨高耸,地势险峻,北面悬崖峭壁,若有敌来犯,凭栏远视,尽收眼底,调兵遣将,奋起还击,胜券在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成为永州一大屏障和兵家必争之地。
鹞子岭下的零陵,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美相融合的城市。
鹞子岭的历史很久远。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天下大乱。零陵郡成为孙权、刘备争夺的战略要地。赤壁大战之后,刘备率兵南下,欲取零陵城,命猛将张飞为先锋。张飞带领精兵强将,来到零陵城下,却攻不进城内。几天后,他想出一条计策,先将士兵带到零陵城北20里的地方驻扎。夜晚,他带着十多个士兵,摸到城墙脚下爬进一条水沟,进得城里,迅速攀上鹞子岭,摸清了驻兵情况。
为了给20里外的军营报信,张飞在鹞子岭上将自己每只重达8斤的靴子甩向军营。军营里的将领得到两只靴子,一看就知道这是张将军的消息靴,就立即率部赶往零陵城。
这时,张飞领着士兵悄悄来到北门,趁守城敌兵昏昏欲睡,打开城门,攻城的将士们蜂拥而入,一时间杀声震天,拂晓时攻下零陵城。
后来,这个20里外被张飞抛甩靴子的地方的就叫作接履桥。
到了明代,为了加强防御,有人在鹞子岭修建了转角楼。据史书说,转角楼由永州知府彭世济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所建,又称镇永楼、望敌楼。也因此,镇永楼成为文人墨客登高望远、会友吟诗的一处胜景,并多有诗文题赋存世——
元朝零陵郡守菩迎阿:第一山头揽胜来,登楼人得依楼才……双水合流孤塔涌,万山如簇晓云开……
清代诗人施请:众心环抱古禅宫,雁雀无声万籁空。两岸城垣烟雾里,千家楼榭画图中……
鹞子岭、转角楼还与民国初期的政治家谭延闿有着较深的渊源。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1917年9月18日,永州镇守使刘建藩(号“崑涛”)通电全国,宣布永州独立,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军事独裁政府统治,拥护孙中山的“护法运动”。他率部一路北上征战,在株洲的一次作战中,不幸落水身亡。
1918年,首任湖南督军谭延闿从广西进入零陵,在零陵继续开展“护法运动”,还宣布再任湖南督军。这一来,就率部在零陵驻扎了三年,将零陵作为湖南“护法运动”的据点。1919年,谭延闿在鹞子岭建有“崑涛亭”,又将镇永楼下面的庙宇改建为“护国祠”,以纪念刘建藩的功绩。
据1992年《零陵县志》载,而且,谭延闿在公余之暇,还命工修缮永州名胜,又命工凿朝阳岩“阴潜洞”。事后,嘱徐崇立撰文记其事,并刻于朝阳洞壁。
令人惋惜的是,日军侵华期间,镇永楼遭遇厄运,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剩残垣。
现在的鹞子岭是零陵区气象局所在地,为零陵把脉气象,观测风云。
站在鹞子岭,我举目四望,东方,金牛岭巍然屹立;南地,油山岭、羊毛岭高耸入云;西面,西山横垣延绵;北部,潇湘相吻,蘋洲书院幽深,永州大道伸展。
站在鹞子岭,我仿佛听到,当年张飞猛子为攻占零陵城向接履桥抛甩靴子时发出的吼声;
我仿佛看到,当年永州知府彭世济为防御敌人来犯而修建镇永楼的壮举;
我仿佛看到,当年永州镇守使刘建藩高举“护法运动”旗帜率金戈铁马在北上战场厮杀的硝烟烽火;
我还感觉到,当年湖南督军谭延闿为纪念刘建藩而建“崑涛亭”“护国祠”的善行......
零陵的古街古巷,古居古墙,古井古树,遍及城区,无不透着历史的韵味,散发着过往的芬芳。
新时代的零陵,向着开放、文明、富裕、幸福、美丽的目标奔跑,焕发着城市美、生态美、环境美、乡村美、山水美的无限魅力。建成区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3平方公里“长”大到30平方公里,鳞次栉比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道,车水马龙的道路,葱茏如盖的绿色。一批小公园、小游园点缀街头,一批响当当的品牌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熠熠生辉,呈现勃勃生机。展现了“零陵担当”,汇聚了“零陵力量”,树立了“零陵标杆”。
看着如诗如画的古城,看着脚下一天天“长”高、“长”大的城市,我感觉到,我的家乡,我的古城,今天竟是这般的充满魅力,这般的吸引人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