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逃犯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占据了全国版图的六分之一。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美,瓜果飘香,民族风情浓郁,处处充满了美妙的音乐和浪漫动人的歌舞,也成为许多人们向往去游览观光的美丽乐园。
然而生活中不会处处洒满阳光,也会潜伏着危险。九十年代初,应征入伍的我第一次背上枪,走向神圣的哨位的时候,俯视看押目标的高墙,心中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那个年代的看押场所不比如今的条件,高墙电网,电子监控。相反,不仅和如今的条件没法相比,而且劳改农场和一些当时的正规监狱也有不少差距。听老兵们说,这些农场是八三年严打时期,为了解决大量的内地犯人服刑问题,短时间内在看押监督下,犯人们自己建造的。
也许和设施较为简陋有关,也或者和劳改农场需每日押解出工相连,那个年代越狱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监墙用打的土坯建造
在我执勤的一个点,就曾发生过一次犯人逃跑,听到枪声报警后我们迅速开始对周围进行围捕,但那时天色已晚,树木葱茏,狡猾的逃犯消失在复杂的环境中。
第二天一早,接到上头命令,我们又开始对四处重新来了一个地毯式的梳理,依然没有收获。
第三天,某团场忽然传来消息,有人发现了案犯的行踪。原来这家伙入监前曾在这一带打工,对此处比较熟悉,很可能是伺机行窃,以便给自己筹备继续逃亡的路费。
支队迅速派出大队人马,风驰电掣赶往所在地。那时正是金秋时节,硕果累累,草木繁盛,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地点,我们开始对高粱地过筛子排查。可是怪了,明明不久前有人发现了他,可严密的搜索却一无所获,带队的只好鸣金收兵。没想到当天晚上却传来了好消息,这名逃犯乘着夜色去某熟悉人家准备下手时,却被公安留置的蹲点人员拿获。经过询问方才得知,白天在我们搜捕的时候,他其实近在咫尺,连说话声都能听见。
那他怎么会成为漏网之鱼呢?原来他利用指挥者的错觉,没有潜伏在茂密的高粱地中,而是趴在低矮的棉花地里,大家没想到,一眼望去通透无比的地里,竟然被狡猾的逃犯钻了空子。
在庄稼地搜捕逃犯
后来听到通报,介绍了发生在南疆的一起逃犯越狱案件,其中一个细节令人忍俊不禁,因为这个画面似曾相识。原来一天出勤劳动中,两个谋划已久的犯人乘看管人员不备,忽然拔腿狂奔,带队的干警迅速组织人员追捕,因执勤的武警还需要监管剩下的大队,于是他们带了几个狱中改造积极分子,跟随着逃犯紧追不舍。
不久,经过一番殊死搏斗,他们抓获了其中一名,其中一名积极分子还受了较重的伤,后来立功被释放,此处按下不表。单说另一名逃犯,却在这过程中间消失了踪影。干警们发现不远处是一条河流,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他们研判此人不会跑远,于是就地搜索,却怎么也看不到这小子的踪影。
抓捕的人们看看天色不早,心中郁闷,这要是熬到晚上,就会错失战机,不知在何处躲藏的案犯就会借着夜色掩护溜之大吉。可周围的能藏身的地方都找遍了,这家伙能躲天上去?
芦苇荡
就在这时,一名细心的干警发现水面上有一枝怪异的芦苇管在漂浮,它和其它的芦苇不同,既没有枯黄,可显然也不像正在生长的芦苇,而且水下不时从下泛出细微的水泡。当他指给大家看后,大家立时脑海中浮现出曾经看过的老电影中的一些潜伏者躲藏水中的画面。“水下估计有人。”干警们赶过去,果然从水中拖出一个落汤鸡来,这家伙哭丧着脸,哀叹一声:“这你们都能发现?”
经过其交代,他趁同案犯搏斗间隙一溜烟往前跑,却被河流阻挡了去路,眼看即使过了河也地广人稀,视线一览无余,继续逃跑无法得脱,而且体力也已不支,看到芦苇后,这家伙想到了小时看过的电影,于是出现了上述一幕。
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看过别人也欣赏过。
正是因为有无数的这样智勇双全的守护一方平安的卫士们,才保护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安宁。狐狸无论多么狡诈,永远也不是猎人的对手,这句至理名言被无数次证明并将继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