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300多米海拔的岳麓山,童年时代开始,上去玩也毫不费力,在湖南大学念书的时候,课余从校园里便能随时登上去。于是,我常常都要经过麓山寺,因为这座从前很多寺的山,现在似乎只剩了这一座寺。
愈是平常可见,愈是神秘百变
赏花、跑步、骑行,避暑、小聚,呼吸新鲜空气,随便一个由头便去登上海拔300多米的岳麓山,像去邻居家一样就走进或者经过麓山寺,在长沙居住的人们生活里是件寻常不过的事。
湘江如一条玉带,熨帖地绕在岳麓山的腰间。西岸的人要上岳麓山的麓山寺,可以有三条大路去,我常常是从中南大学校本部后山上去,在湖南大学读书时就是路过岳麓书院、经过爱晚亭去;还可以从新民路与麓山南路交会口附近的入口上山,那里还建过索道。
这一趟春日里的麓山寺之行,既让人有一种似有悟到内涵,又具有着某种仪式感。先从潇湘大道沿着湘江由北向南驶来,在牌楼口顿一下,继续折身至天马路,找一个空地把车停下;解锁了辆共享单车,转麓山南路由北向南,在满目葱郁中骑行,又在自卑亭附近的专区停好,向岳麓书院的方向望了望,开始从登高路徒步上行。戴上口罩扫健康码经过岳麓山门口的关闸,就算正式登山了。但其实一路的绿色和春意是没有任何边界的,也从未中断,就像亘古而来的生命与诗意。
如今的麓山寺在半山间,而唐代的麓山寺,面积与规模都超乎今天的想象。潇湘大道与牌路口交会处的湘江之滨,应该正是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唐初改名麓山寺(初名慧光明寺)的第一道山门所在。该寺二山门是今岳麓山山门所在,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附近,经放生池,钟鼓楼,沿清风峡,经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直至山顶的法华台。麓山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
古麓山寺最有名的遗存大概要属唐开元十八年(730)李邕撰文并书的《麓山寺碑》了,后移至岳麓书院。我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也看到李邕为该寺所刻石碑,依然保存在寺内。如今古麓山寺普罗大众可见的遗存,我觉得最珍奇的还是观音殿前那两株由石狮陪同的罗汉松,枝繁叶茂依旧,哪管沧海桑田。据说一株为六朝所植,称“六朝松”,另一株曾被巨风拔去,后由清人补植。
麓山古寺已经存在1700多年,树也存在了1500多年,似在平常生活里可见,又戴着历史的面纱神秘百变。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岳麓山在现代人眼中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在前人那里,它是南岳的“尾巴”,位归七十二峰。南北朝刘宋时徐灵期在《南岳记》里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中国的五岳,由民间山神崇敬为始,帝王巡疆封禅所需,和五行紧密结合,具有地理和文化的多重意义。因为“四绝堂”的缘故,在“潭州(今长沙)漫步的寻唐之旅”中,我先写了已然不存的道林寺。终于等到这一天,先路过衡山回雁峰,又去过石鼓山绿净阁推窗看来雁塔后,始觉可以跟在杜甫、刘长卿、齐己的脚印后,再游一次麓山寺了。
我喜欢看那些到过实地,花了很长时间行走,却慢慢写字的人的作品,例如司马迁、陆羽、徐霞客、李时珍。倘若一个诗人不会行走,只呆在书斋里、雅集上,那我也不那么想看他写的诗,即便字和律用得再完美,那气韵一定不够生动。好在盛唐而来的杜甫、中唐的刘长卿、晚唐五代的齐己,都是爱学习爱思考,手脚勤快的人。
杜甫是一个走到哪里就写诗打卡的人,人们通常把他的诗当历史教科书看,但他的《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虽留下了“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空绝气势,但他把道林和麓山两个寺的名字、位置和关系,说得让人心生一些疑窦。还是刘长卿会指路些,他的《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就对应上了道林寺在岳麓山脚、而麓山寺主体则在半山上,还用他最擅长的移步换景,描述了山行路径和所见风景。他的诗不乏贬谪带来的惆怅,但也有“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的气韵流畅和极致灵秀,让麓山寺更显幽深。
创作是一门天赋加修炼的绝技,展示则是另外一种眼力和功夫。杜诗曾被放入了道林精舍的“四绝堂”供名士与学子观瞻学习,如今也高悬在麓山寺观音殿门联上;而可能最懂得把刘长卿的韵味发散到极致的还是离岳麓山30公里外的长沙窑上人,他们把刘诗最美的部分摘出来,经过土和火的熔炼,在瓷碟内留下“鸟飞平无(芜)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这种隽永,把它的形式和意境之美都沉浸到了生活里,流芳至千年后的今天。
潭州还有很多“诗和远方”的故事,我们可以继续走下去,手不释卷。文、图/溪客(专栏作者,插画师,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