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想十景”是南京无想山最为著名的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是一幅唯美的画,每幅画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溧水名家刘诗春老师笔下的“无想十景”,融自然山水和文化史迹于一体,完美诠释出了无想山作为“溧水第一胜境”的地位,愈看愈觉飘逸俊美,缥缈玄幻,令人神往。
刘诗春,斋号喜雨轩,1954年生,南京溧水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溧水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溧水第二届美术学科教学带头人;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诗词学会会员、溧水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溧水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在教学之余,刘老师创作了《龙潭烟雨》、《春雪舞醉岭上梅》、《东风夜放花千树》、《梅园春晓》等作品,先后入选“海峡两岸江苏书画家作品展”、“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展”、“中韩南京.大田书画交流展”、“南京政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作品展”。曾参与省级课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规律及模式》(教学集锦)第六集的拍摄,担任《中国古代雕塑》的撰稿和主讲(该片荣获国家级大奖,并通过卫星对东南亚地区播放)。
2019年以来,刘诗春老师痴迷于无想山摩崖石刻《污尊铭》的解读工作,其专业的释读成果(以后专门介绍)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在此过程中,他怀着对溧水和无想山文化的热爱,多次拖着不便的身体深入无想山,挖掘整理“无想十景”,反复构图,几经易稿,最终形成了折扇和团扇两个系列画作。今天我们先来欣赏刘老师的“无想十景” 折扇系列作品吧!
无想十景之一:无想晨钟
“香雾笼春树,钟声扣晓云”。每当晨曦初露,洪亮浑厚的钟声从无想寺中传出,唤醒了整个无想山和溧水古城。欣赏作品时仿佛能听到无想寺僧梵韵悠扬的诵经声,画里画外,萦绕不散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禅意。
无想十景之二:天池雪霁
“瑶池展画卷,冰雪净凡尘”。天池风景,四时各异,唯雪后更佳。当大雪纷飞时,无想山人迹罕至,天池便多了一分清静圣洁之美。雪后天晴,湖山清秀动人,天生丽质,譬如美人,仿佛新浴之后,银装素裹。
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整幅作品清新空灵,令人忘机。
无想十景之三:书台遗风
“书台流韵远,泉水寄情深”。作品中竹苞松茂,溪水潺潺;一人倚坐书台,追古思今,仿佛还能听到书声传耳……。传说南唐名士韩熙载隐居无想山,择台而居,筑室读书,开溧水文化振兴之气。韩熙载开台以来,在宋代“溧水文风最盛,贡举为多”(见《景定建康志》卷之三十),历史上诞生了2位状元、近70名进士。画中被群山环绕的幽谷景象,让人感受到弥漫着笔墨清香的特殊意境。
无想十景之四:凤林摩崖
“篆书存古意,尊鼎盛真诚”。凤林,明代溧水知县王从善的号。王从善,嘉靖三年(1524)任溧水知县,主政溧水4年,政事斐然。他在无想山凿泉成瀑,刻“凤泉”、“丹鼎”、“污尊铭”于瀑旁岩石,并建“凤泉亭”。500多年来,该处摩崖石刻群虽经风雨剥蚀,仍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彰显出一位古代溧水父母官对无想山的钟爱之情。刘诗春老师的画作重视主观和客观,尤其重视心物结合,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画的山水精神,但又在复古中创新,他的山水作品,在微妙的水与墨的互相生发下,清逸空灵,禅意悠长,极具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的流水、苍松、古人等元素流露出来的那种淡泊和静谧正是画家内心的一种写照。
无想十景之五:洞壁琴音
“轻云出岭岫,鸣水响瑶琴”。此为溧水古“中山八景”之一,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洞壁即开采石头后留下的石坑,下有清泉,雨水流于石缝,与泉面相激有声,悠悠然如琴之韵也。今石壁上方“洞壁琴音”四字仍在。走进刘老师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中,沉浸在一种典雅恬适的美感中,获得犹如拨开云雾般的开朗心境。
无想十景之六:秋湖竹海
“翠竹摇清影,灵禽炫好音”。1949年开始在无想山种竹,从下官塘始,经毛家山、双尖山,至秋湖大西山,竹林延绵近8公里,近万亩,是名副其实的竹海。静观画作,我们看到了清、雅、淡、静、幽的意境,仿佛轻舟荡漾在翠绿的大海中,与老子提倡的“致虚极、守静笃“相吻合,让人在无尽的阴凉与清幽中,忘却城市的喧嚣与烦忧。
无想十景之七:双尖逐月
“尖峰飞玉镜,幽谷溢清辉”。此处地势较高,视野辽阔;北可观新城风貌、南可见乡野田园。每当十五时节,皓月当空,逐渐由东峰滑向西峰,宛如双尖与月相戏,愈显山林清幽,让人更思安静生活之珍贵。欣赏刘诗春老师的画作,是需要调动五官的,当你沉浸于他的山水世界里,仿佛能感觉到江南山野鸡犬相闻,能感觉到大山深处虫鸣鸟唤,真正达到了“空谷有声,万物有应”的高度。
无想十景之八:石梯观云
“渴取天池水,闲观松壑云”。据《光绪溧水县志》记载:“(无想)寺后有百步石梯,僧宏定凿。”宏定系南宋咸淳年间无想寺僧人,其开凿的石质台阶已逾700年。拾级而上,古道凿痕累累,耳畔溪水潺潺,白云萦绕,咫尺可揽。刘诗春老师作品中对山川的细腻呈现和对山水灵气的表现,凸显出山谷中的幽然风景。苍劲的古松、湍急的瀑布,都有着浓浓的古典气息,显现出山水的宏大之气。
无想十景之九:湖山烟雨
“雨细山光好,烟轻湖色新”。站临水阁东眺,青山浮水,湖水如镜。濛濛细雨时,虎山、顶公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山峦影影绰绰,忽隐忽现;湖面溅起层层涟漪,些许白鹭掠过山水宛如一幅中国山水画,让人沉醉。此幅作品中画面的张力、开阔的艺术视野、诗意沛然的人文情怀和云水氤氲的画境,令人顿觉心旷神怡。刘老师以旺盛的艺术才情和对绘画独到的感悟,为观者展现了一个清新飘逸的诗意世界,给人以醇厚而隽永的美感享受。
无想十景之十:杜城故垒
“杜城寻旧迹,无想览新颜”。据《旧唐书》及溧水县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大将杜伏威屯兵杜城山,用石头构筑防御营垒,“环地四百余步”。因杜伏威屯兵筑城,此山被称作“杜城山”,又名“吴王山”。宋元时期,杜城山还有残壁断垣;如今,山上依然乱石密布,山林间残墙旧迹依然可寻。这幅作品中刘老师用笔时而厚实,时而飘逸,从整体上来说,有着饱满的构图,笔墨充盈在大山之间,使其层次更加明晰。
笔墨流禅意 山水自空灵
刘诗春老师画作中淡雅的笔墨间流动着超然出世的纯净气息
他以能够触动人心的审美情感和巧妙的笔墨语言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样的“无想十景”你心动了吗?
以上画作来源于刘诗春老师,仅供欣赏。未经刘诗春老师本人同意作品严禁商用,违反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