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八百里河套。东起乌拉,南临黄水,西接大漠,北依两狼。扶摇而环顾,九边之壮美;开襟而纵览,四序之清凉……”
一首《河套赋》,道不尽河套平原的碧水长空、群芳万类。
曾经,这里是历史的古战场,也是民族的融合地。如今,现代农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原野孤村已成现代化农业基地。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的总干渠景色。(图片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提供)
引黄灌溉面积超亿亩
黄河畔,一座米黄色的建筑——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矗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内。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首任馆长刘永和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工作了20多年,曾参与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主持的黄河形成与演化研究,谈起黄河的形成和发展如数家珍。
“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刘永和说,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大约在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青铜、铁器、“四大发明”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后人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同时,黄河也是一条多灾的河流,频繁泛滥、改道,给沿黄地区造成巨大灾难,黄河洪水威胁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最大年输沙量达39亿吨,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黄河又是一条“游荡”的河,曾经多次改道。黄河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在过去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
刘永和说:“从大禹治水时起,历代都有治理黄河的记录。但黄河真正得到治理要从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理黄河开始,从那时起,黄河扭转了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创造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奇迹。”
在除害的同时,沿黄地区还大力兴修水利,引黄灌溉。
为巩固边陲,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大片荒漠变为绿洲,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目前黄河流域引黄灌溉面积已达1.1亿亩。主要有上游宁蒙灌区、中游渭汾盆地、下游豫鲁两省沿黄平原灌区。而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河套灌区,是沿黄最著名的灌区。
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黄河滚滚,奔涌东流,流经河套平原,“画”出一道惊艳的“几”字弯,便有了锦绣繁华的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水丰土沃,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之称。
生于河套、长于河套的雷守义,长期关注家乡巴彦淖尔的人文地理。他介绍,黄河在甘、宁、内蒙古、陕、晋5省区境内形成马蹄形大弯曲,这一大弯曲的北部地区称为河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可分为银川(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称土默川平原),通常所称的河套平原指后套平原。
雷守义说:“后套平原地处巴彦淖尔市境内,‘巴彦淖尔’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可见这里是个与水结缘的地区。”
刘永和告诉记者,河套平原是我国古老的灌区,历史上农牧多变。
由于历史上战争不断,河套地区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唯富一套”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名存实亡。“真正的‘唯富一套’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刘永和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河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大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1958年南北两条总输水干渠开始动工兴建,1961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竣工放水。
这些主体工程竣工后,彻底改变了河套地区无坝引水、不能控制水位流量的落后面貌,使河套灌区成为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1975年又疏通总排干,结束了河套灌区有灌无排的历史。
三盛公水利枢纽坐落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像一把利剑将汹涌澎湃的黄河拦腰截断,让桀骜不驯的黄河水乖乖地为两岸人民造福。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所长李凤鸣说:“三盛公水利枢纽是万里黄河上唯一的大型闸坝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目前,三盛公水利枢纽每年引黄河水量达50多亿立方米。”
河套灌区内,黄河水通过大大小小的灌溉渠到达田间,浇灌着小麦、玉米、葵花等作物。临河区进步村村民吴永亮管理着村里的灌溉水渠,被大家称为“渠长”。
吴永亮说:“过去黄河无堤缺坝,水大漫滩淹,水小干瞪眼。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和引水总干渠,从根本上解决了河套灌区引黄灌溉问题。”
总干渠俗称“二黄河”,西起三盛公水利枢纽,全长230公里,是河套灌区引黄输水大动脉。1958年11月15日,由2万多人组成的第一批劳动大军到达黄河旁,动工开挖总干渠。
1967年6月,总干渠土方开挖全线完工。河套人民累计完成工程土方量1977万立方米,其中1589.3万立方米为人工开挖,占工程总土方量的80%以上。黄河水终于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可控调节和全域覆盖。
如今,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前的不足300万亩发展到近1000万亩,粮食年产量由3亿公斤增长到30亿公斤,并培育出驰名全国的蜜瓜、葵花、小麦等特产,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的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图片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提供)
品牌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河套成之于水,兴之于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于是巴彦淖尔将“天赋河套”确立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河套的天赋从何而来?
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天赐恩养;黄河总干渠水系滋润,天然灌溉;母亲河冲积平原,天赐沃土;温差大、日照长、蒸发大,滋味天成。
加上勤劳的人民将桀骜不驯的黄河改造成灌溉万千顷良田的黄金水系,将古老的农耕文明演进到现代化种养系统,将平凡的农畜产品加工成优质商品。
从“水赋河套”到“天赋河套”,一个新阶段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战略,正在让河套平原发生脱胎换骨的蜕变。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粗放开发,特别是近代农业开发使用过多的化学品,河套平原耕地盐碱化加剧、化肥农药农膜残留、河湖污染严重……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生态问题需要优先治理。
位于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河套灌区山洪水、退水的容泄区,接纳了河套90%以上的农田排水,对调节我国北方气候和黄河干流水量、控制水盐平衡、维持灌区水环境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曾经的乌梁素海碧波千里,鸿雁、天鹅在芦苇荡中游走。但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补水量减少,乌梁素海的自净功能弱化,加之上游污水不断注入,湖区面积萎缩,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在巴彦淖尔生态环境保护中处于突出位置。2019年,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启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持续改善流域生态功能。
据介绍,这项工程总投资约56亿元,主要包括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河湖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治理等7大类重点项目。乌梁素海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入湖水质,又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一举多得。
巴彦淖尔市政府副市长刘志勇介绍,巴彦淖尔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综合治理,打造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巴彦淖尔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要求。
临河,一座濒临黄河的城市,也是河套灌区的中心。城区北部原是一片盐碱地,如今却坐落着种质基因库、“天赋河套”总部商务区、智能化种植基地等现代建筑群。
这片建筑群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种业科技产业园,其外形酷似翱翔的鸿雁,外墙上绘有阴山岩画中古朴的牛羊等牲畜图案。种业科技产业园的核心是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资源库,计划到2025年,完成10万份河套地区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藏保存。
种质资源库内,由小麦、玉米、葵花等种子拼成的“种子大道”寓意着河套地区种子研发的不平凡道路。其中一批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食用向日葵杂交新品种,见证了我国食葵种子不再“向洋”的发展历程。
地处河套平原的五原县是我国食葵种植规模最大的县。10年前,食葵种子市场一度被进口种子占领,而如今,五原县的食葵种植户们都用上了国产种子。不仅如此,巴彦淖尔出产的优质葵花籽,还通过“一带一路”远销中东、欧洲地区,年出口量达34万吨。
未来,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种质资源将用于延续基因、育繁应用,继续为提高国产种子供给而出力。
巴彦淖尔物产丰富,是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还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连续12年居全区首位。
如今,这些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天赋河套”总部商务区内的明星商品。“天赋河套”总部商务区串联起生产、供应、销售端,为河套地区的农畜产品走向市场“保驾护航”。
步入“天赋河套”总部商务区,仿佛进入美食世界。红彤彤的番茄惹人爱,青红辣椒娇艳欲滴,瓜子堆成一座座小山……原生态的农畜产品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味蕾。
基于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巴彦淖尔于2018年正式发布“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12家企业的53款产品获得“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实现溢价达30%以上。
品牌效应催动着农业市场主体蓬勃兴起。目前,巴彦淖尔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到近300家,20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年产业化收入达到11000元。
巴彦淖尔市副市长郭占江介绍,巴彦淖尔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做强粮油、果蔬、肉乳绒、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建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黄河岸边的荒凉沙地上,一排排智能化种植基地拔地而起。巴彦淖尔金伯利农场的温室大棚内,四季的瓜果蔬菜争妍斗艳,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农业机械在减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场整合全球优势农业资源,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金伯利农场总经理郝敏说,农场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技术,而灌溉技术来自以色列、种苗移栽技术来自德国,农场为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需求找到契合点。
未来几年,巴彦淖尔还将与以色列、俄罗斯、奥地利等国的公司合作,更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将落户在黄河岸边。
随着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引进与整合,先进的农业科技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春耕前夕,杭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计划为农民进行青贮玉米种植的培训,根据农民需求,防虫技术、施肥方案、无人机播种等都将成为培训内容。这样的农业技术培训,在巴彦淖尔16个科技小院中是常态化开展。杭锦后旗农牧业推广中心主任李杰说,科技小院让专家和科技人员扎根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科技服务。
“不久之后,巴彦淖尔将会建成内蒙古最大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郭占江说,“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巴彦淖尔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让巴彦淖尔再创辉煌是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巍巍阴山,见证着黄河“几”字弯的沧桑巨变;滔滔黄河,聆听着新时代的发展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