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这个东西,现在也有,不过一般称为“修学旅行”。中国最早且最大规模的游学应该要数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各个思想派别都在举行或大或小的游学活动。不过,真正将游学融入国家的方方面面还是在东汉时期。那么为什么东汉的游学风气如此强盛且社会影响如此巨大?
东汉为何有如此强盛的游学风气?
1.东汉注重经学,教育体系发达
东汉时期的游学风气是很强盛的,包括后来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骨,竹林七贤等士族文化多多少少都有东汉游学风气较为强盛的影响。在汉武帝时期,汉朝转变之前修身养息的黄老思想,改为具有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到了东汉时期,儒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比之前更大,加上汉光武帝在建国时明确指出,儒家为东汉的统治思想,这不会改变。
东汉为了加强儒学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央办太学,在地方上办郡学,县学,私学等。有些官员想要很好地迎合中央发布的重视儒学的政策,还在地方上举办相关的儒学活动,给予奖励给最后的获胜者,更有甚者,对当时孩子的启蒙教材换成儒学相关的书,使得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儒学的培养中长大。
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儒学在东汉社会中的影响力,完善了东汉的教育体系,使之更加发达,就像当初班固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摩序盈门。”
可见当时东汉的经学之风是相当盛行,在这样优越的教育环境下,人们自然会比之前生出更多获得教育的需求(这种教育需求一般是自觉的,不是后来政府用官职利诱而产生的受教育想法)。有的人可能会为了实现这个教育需求而进入太学或者其他私学,又或者拜在当地的一位名师之下,但这些对于大部分真正有受教育需求较高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这些人来讲,一边随着老师在外实践,在外经历,一边感受自然,倾听老师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对于他们来说是真正有利的。随着东汉对于教育,经学方面的加强,生出这样想法的人会越来越多,故最后形成一股不可逆的游学风气也就可以理解了。
2.东汉实行教育政治一体化
教育政治一体化对于古代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帝王家常用的手段。在西汉时汉武帝就曾公开说明,儒学优秀的人就可以优先成为朝廷官僚,不论其身份背景,这其实是给下层民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大部分的人为了做官,为了过更好的物质生活,为了在街坊邻里中,家族中出人头地,学习儒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当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这两个制度的标准表面上只要求了孝廉,实际上也要求了儒学教养一定要高,历代察举,征辟上去的官僚没有一个不是当地的儒学大师。《后汉书·法雄传》说“雄又奏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傣禄。”又《后汉书一张皓传》说“皓少游学京师,永元中,归仕州郡,辟大将举邓鹭府,五迁高书仆射,职事八年,出入彭城相。”
由此可见,想要符合当时朝廷颁布的政策光是孝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儒学的学习深度,政府想要的官僚还是必须有硬实力的人。
另外,当时对于一些儒学大师,政府还有其他的优惠政策,汉光武帝,曾经就给予儒学大师卓茂太傅的称号,汉明帝时期,实行相关的“养老制度”,著名的一些儒学大师可以被皇帝聘请为“三老”,“五更”。
不仅在名誉上获得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对于今后的物质生活也是不必发愁,所以不为别的,就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人们的意识也是努力学习儒学,以便可以出人头地,当时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中下层的百姓,为了让孩子以后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是学习经学,上层人士为了保住自己家族的荣耀,也是会要求孩子学习儒学的。
那么为了更好地学习,还是回到了怎么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的问题上,所以还是游学这种边实践,边学习的法子好使(这个教育需求就是自发的,是人为条件造成的,是国家将教育和政治连在一起而形成的效果)。
3.各地的学习资源不一样,学生的物质生活不一样
不只是一些社会上的客观原因造成东汉游学风气盛行的现象,还有一些主观原因,比如各地的教育资源分布,个人的物质水平等等。先拿教育资源来说,教育资源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有,或者说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像洛阳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洛阳作为当时的首都,太学的所在地,汇集了大量的儒学大师,学习资源不是一般地方可以比的)。
中央并不能足够地监视地方上的一切,并且安排相关的教育资源也是根据所在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故造成了各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那么如果保证每个人不流通的情况下,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肯定是和地方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但是肯定会有一大波人不满足当下的受教育环境,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当然,是指洛阳以下的城市),故会采取游学的方式。
通过游学,教育资源差的人可以认识优秀的儒学大师,并拜入门下。北海人苏章“负发追师,不远万里。”会稽山阴人赵哗为了追求更加优秀的明经术,竞“到晋为诸杜赋受《韩诗》。”袁阂“博览群书六艺,尝负发寻师,变局姓名往来。”,李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发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余年。”可见,当时的确有很多人为了寻求更好名师的教导而游学,加上一些经学世家垄断了部分经学,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
另外,除此以外,游学对于人的物质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就算是贫苦人家出身也可以游学,不像入太学,郡学和部分私学,还要看家里的物质生活水平才批准你是否可以入学。游学没有太多条件,如果家境贫寒,可以做简单的佣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有点像现在在外留学的学生。
《后汉书·文苑传》说“高彪字义方,昊郡无锡人也。家本单寒,至彪为诸生,游太学。有雅才而呐于言。”可见,东汉时期的游学活动是完全自由的,不受社会阶层的限制。不仅如此,游学对于非良家子弟,小吏家庭出身的也格外宽容,在东汉,非良家子和小吏家庭一般都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相对于平民来说,入学比较困难,多会采取游学的方式。
南阳人岑暇父“为南阳太守,以贪叨诛死”。可是,因为岑旺有才干,所以使同郡人宗慈“大奇之,遂将俱至洛阳,因诣太学受业。”《后汉书·独行传》说范冉“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至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所以相对于社会下层受歧视的人来说,游学无疑是一条好出路。
游学产生的社会影响
1.为国家提供人才,净化社会风气
游学的目的就是使人获得更好的教育,故对于国家来说,游学无疑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其实东汉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但是相对于同时代的比较已经是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国家的部分政策在看一些人看来是不合理的,比如入太学,部分郡学必须要以家庭背景为其中标准,对于社会下层,尤其是像非良家子,小吏这些受歧视的社会群体是不利的,故会排斥某些政策。
游学方式的出现,可以填补东汉教育体系的缺陷,打破东汉的官学和部分私学以家庭背景为标准之一的不合理常规,使得社会上更多的人不受原有体制束缚,更多地投身到受教育中,为自己提供上升的方法,为国家提供优秀人才,净化社会不受教育,安心务农的不良的社会风气。
2.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思想的稳定
游学者提倡“经明行修”,“行修”其实就已经是纳入国家的道德范畴了。大规模的游学,并传播一些经学上的统治思想,在社会上相当于为国家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后汉书·儒林传论》说“然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可谓是游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东汉时期,幼帝登位,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政可谓是一片乱七八糟,但是东汉的统治却还能继续延续,不得不说,游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结
东汉的游学促进了经学传播,有利于社会良好教育氛围的形成。但是由于游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名师的依赖性过大,最后形成固化的类似于“君臣”的师生关系,从而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文化活动进行束缚,不利于文化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后汉书》《秦汉史》《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