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就像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纵横交错,与整座城市的运行息息相关。在人来人往的上海外滩,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在浦江两岸的风光上;很少有人会留意,外滩的背后,有一处堪称上海最特别的路口。十字路口的四个街角分别矗立着四座上世纪2,30年代建造的老建筑。不同于法租界浪漫优雅的花园洋房,这四座建筑自带非凡的气场。
这个路口,便是江西中路、福州路路口;它距离外滩仅300米。在上世纪2,30年代,外滩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大楼式建筑纷纷崛起,营造业达到了巅峰时代。在解放前的旧上海,这个路口的周围分布着上海的工部局、财政局、民政处、警察局,附近洋行钱庄林立,堪称是旧上海的CBD。
如今,四座老建筑依旧坐镇在江西中路福州路的四个角;路过的人就算不清楚背后的历史,也会被这气场感染而拿起手机。如此特别,在上海再也找不到第二处这样重量级的十字路口。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古典主义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在这里闪耀;四幢建筑均采用凹进方式,形成一个微型圆形广场。如今站在路口,遥想当年此地的风云激荡,仍让人感怀不已。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路口这四座建筑的历史吧。
都城饭店旧址
江西中路180号,位于路口的东北角,竣工于1935年,如今是锦江都城经典酒店。这栋建筑由公和洋行为沙逊集团设计所建,以其巴洛克风格的半圆凹塔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派风格相结合,这类风格的老建筑在老上海有不少相似的例子。其立面以竖向线条装饰为主,顶部塔楼做重点装饰,与对面的汉弥登大厦相互呼应。
建筑地上14层,地下1层,有房间100多间;当时的客房内装饰华丽,设备齐全,还设有一座舞厅。后因沙逊集团逐步将资产移往香港,饭店经营困难,上海解放后由政府接管。曾调拨给商业局作为内部招待所、上海市化工局等单位使用。1964年恢复饭店业务,改名新城饭店。
福州大楼
江西中路170-1号,位于路口的东南角,竣工于1933年,如今是民用公寓。它是四座老建筑里最出名的一座,经常出现在一些上海小众打卡地之类的攻略中。福州大楼原名汉弥尔登大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与都城饭店旧址大楼如同一对双生子。
大楼建成后,又是让人听着耳熟的沙逊家族将大楼出售给美国驻沪领事汉弥尔登,并开设的汉弥尔登洋行,并以洋行名定名。后来,汉弥尔登大楼的命运也与它的“孪生兄弟”都城饭店有些类似;解放前夕,沙逊集团因财产移向香港,抛售在沪企业的股票。1959年该楼由中华企业公司管理,改名福州大楼。
建设大楼
江西中路181号,位于路口的西南角,竣工于1936年,如今是综合办公楼。中国通商银行所建新楼,建成后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所以名为建设大楼。大楼由新瑞和洋行设计,陶桂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风格。为了与汉弥尔登大楼、都城饭店大楼的协调,故立面造型以竖直线为主,建筑上部逐层收缩,力求体现现代派简洁明快的风格。
这个路口相似的建筑,又多了一座,第一次来的人欣赏这三座高层建筑时,会有一种玩“大家来找茬”的感觉。抬头望天时,三栋建筑纷纷探头,挤进了同一片视野;如果工部局大楼也是同类型的高层建筑的话,想必画面会更精彩。
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江西中路187号,位于路口的西北角,竣工于1924年,如今是上海市府大厦门诊部。由公共租界工部局集资兴建,外墙雕塑物都仿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式样,整个建筑为新古典主义与巴洛克的结合。由于工部局当时是公共租界范围内最高行政当局,因此工部局大楼也就成为实际上的上海租界市府驻地。大厦建成后有400多个办公室,内设万国商团的风雨操场,范围相当大;当时在规模、用料和设备上堪称远东之最的建筑。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办公;因此这座大楼又叫老市府大楼。1956年市府迁往外滩,该楼改为市府所属财政局、市政局、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的办公大楼,包括一家市府医院。这里也曾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高水平的人文艺术殿堂,诞生过远东第一乐团,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后也在这里的礼堂内进行过学术演讲。
曾经辉煌的历史,早已随时光远去。这一路口的建筑也成了普通的办公楼、公寓、酒店,不复以往的传奇地位。然而这些老建筑却如同一座时光的丰碑,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承载着这座城市特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