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如果抓不住问题的症结,制定出来的解决方案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付之于行动也是徒劳无功的。
找出问题的症结,就是要搞清毛病到底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针对问题,多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突破旧的思维框架,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
有一家动物园,将袋鼠围在篱笆里面,这样所有游客都能清楚地看到袋鼠活动时的情形。但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人员突然发现,所有的袋鼠全跑到篱笆另一边长颈鹿的活动区域中去了,这种现象让所有人员都很紧张。
因为袋鼠的身高是1.5米,而篱笆只有2米高,袋鼠用力一跳就可以跳出篱笆。管理员们经过仔细研究以后,决定把篱笆从2米增加到2.5米高。但是,增高的第二天,袋鼠又统统都到长颈鹿那边了。管理人员只好打电话询问澳洲的动物学家:袋鼠最高到底能跳多高?澳洲动物学家的答复是:袋鼠最高只能跳到2.5米。看来篱笆的高度没有问题,可能是篱笆的结构有问题。
管理人员马上将篱笆拍照,迅速传真到澳洲。澳洲的动物学家发现,果然是篱笆本身的结构不对——篱笆不是铁栏杆的,而是网做成的,可袋鼠的两只前爪很有力,完全可以通过网格爬出去。
因此,管理员在加高篱笆的同时,又把篱笆向内弯折。因为一旦折进去,袋鼠爬到最上面时自然就会掉下来。但是,就在完成篱笆改造后的第二天,仍然是所有的袋鼠又都跑出去了。管理人员更加奇怪了,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所有的篱笆再加高,并且再加第二道、第三道篱笆,这样的抗争持续了很久。一个月之后,篱笆的高度已经有10米多高了。但是,但管理人员还是在每天清晨发现,袋鼠又全跑到长颈鹿那边去了。
管理人员彻底绝望了,有人提议把篱笆做成封顶的鸟笼式。可就在这时,问题的原因终于水落石出了,这是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答案:
原来,管理人员每次给袋鼠喂食之后,总是忘记了关门!
实际上,我们在设法解决问题时,也经常容易犯同样的错误——没有真正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遗漏了最为关键的环节,虽然想尽了办法,做了无数的努力,可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的思维惯性。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袋鼠”作为信息符号映入人们大脑中,首先出现的概念是,“袋鼠是一种擅长跳跃的动物”。所以管理员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袋鼠是跳出去的。进而把精力都放在加高篱笆上,这才造成了他们前前后后徒劳无益的瞎折腾。
管理学家指出,工作中大部分的活动可能是无意义的,而小部分的关键活动往往极其有效,能够提升组织绩效,令顾客满意。这些小部分关键活动,正是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以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寓言告诉我们:抓住问题的症结,才是解决之道。
古时候有个张员外,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财主。某年夏天,不知什么缘故,张员外家里接连发生了四次火灾。幸好周围的乡邻帮着救火,张员外家才没有受太大的损失。尽管如此,张员外的心里仍然惶惶不安。因为他不知哪一天又会发生第五次、第六次火灾。
一位亲戚向张员外建议,院子里、过道上、大门内外多摆上几个大缸,随时装满水,再摆上几个水桶备用。张员外听后连声称“妙”,依计而行。果然,第五次火灾刚一发生,就被迅速扑灭,几乎没受什么损失。但张员外庆幸之余仍心存焦虑,他不知要防到何时才是尽头。
一天,有位客人来到张员外家做客,刚聊了几句,客人突然问:“您家中经常失火吧?”
张员外很奇怪:“先生真是神人!请问,您如何得知?”
客人说:“员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柴。只要火星从烟囱里掉到柴堆上,必定会着火。员外您应当把烟囱改曲,移走木柴,不然还会有火灾。”
张员外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客人的建议做了。结果不言自明,从那以后,张员外家中再也没有着过火。
正如寓言为我们提示的那样,消除火灾隐患,蓄水备用只不过是治标。只有认清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治本。
比如,想改善绩效,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出绩效不高的原因,改善的方向也会出现偏差,绩效也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相对于“治标”来讲,从问题的根本症结入手,处理问题才更有价值。
当你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解决方法的时候,请再仔细地反省一下:你找到问题的症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