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的“跳伞塔”,可能还真正只有“老成都”晓得在哪儿,它就位于现在省体育馆附近,一环路南三段与人民南路四段交会处。如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还真的有座高塔。高塔的用处,正如其名——用来跳伞。
当年,在成都市南郊一片农田之中,巍然屹立的高塔在周围低矮的建筑中异常显眼。跳伞塔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也是成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地标。
成都市档案馆存有一份1964年的文件——《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同意成都市修建跳伞塔工程》,其中写到“同意你市在原省农展馆区域内建跳伞塔一座。主塔工程今年先行施工。”
为什么要修建跳伞塔?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丰富青年人的体育生活,同时又能将体育活动和国防体育结合起来,几乎每个大城市都建有跳伞塔,培训国家需要的军事体育人才。
为壮大体育事业,成都市也在1958年成立跳伞俱乐部,专门开展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丰富青年人的体育生活,并将体育活动和国防体育结合起来。
1965年底,气势磅礴的跳伞塔在“千呼万唤”中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整个塔高60米,塔身直径5米,在塔身距离地面40米处,建有4条钢架长臂,长臂下几米处,是一个28平方米塔台,塔基四周是一个面积为1540平方米的沙盘,塔身的4条钢臂伸向四方,附属设施有浪桥、虎伏、旋梯等地面运动器械。另外还有附属的网球场和排球场等,全称为“成都市伞塔跳伞运动学校”,成为成都跳伞体育项目训练基地。
1966年1月21日,为了庆祝跳伞塔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生根”,成都市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在典礼上,成都市跳伞俱乐部组织安排了他们拿手的“定点跳伞”“救火护林”“歼灭敌特”“空中急救”等项目的表演。
落成典礼后,成都市跳伞俱乐部常在此进行跳伞训练。在高高的塔顶、长长的塔臂上悬挂着色彩绚丽的降落伞,伞下几道绳挂住运动员矫健的身姿,跳伞员一拉释放绳,中央钩松开,伞衣徐徐落下,从蓝天翩然而来,宛如仙女下凡,又似神兵天降。
据老成都人回忆当年跳伞塔的情景:初涉跳伞训练的运动员最先把他们升至高度的一半,几上几下反反复复地磨合十几次后升至最高处适应一段时间,运动员才敢在最高处打开跳伞的开关。
1984年3月21日,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跳伞塔轰然倒塌,至此这座耸立了近20年的跳伞塔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989年,设施齐全、规模庞大的四川省体育馆在这片区域拔地而起,翻开了成都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