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三·扶桑东去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慧深东渡扶桑数据线路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慧深东渡扶桑五国之五大文化区对照
通过对《梁书》以及《十洲记》相关内容的确证,沧海、生洲、蓬莱、扶桑都是科学客观的存在已经明确,中国在现代大航海时代前便已发现美洲更是毋庸置疑,且带有异乎寻常的大地丈量信息。同时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海洋探索已明显跨越太平洋和美洲进入大西洋海域,那么有没有可能进一步跨越大西洋完成环球探险呢?有没有相关文献的证明呢?答案是有,还不少。我们将择其要者介绍数则。
周穆王东巡の扶桑东巡欧洲航线
扶桑东五万里,有磅磄山。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郁水在磅磄山东,其水小流,在大陂之下,所谓“沉流”,亦名“重泉”。生碧藕,长千常,七尺为常也。
——《拾遗记·周穆王》.东晋. 王嘉(?-390)
磅磄山,从汉语的角度“磄”并无其它义项,只作“磅磄”,特指此山有“石”质之“唐(塘)”。地球上其实石质“池塘”并不多见,唯一比较典型的例外是高塔特拉山(High Tatras Mountains),位于欧洲中心的喀尔巴阡山脉,系斯洛伐克与波兰界山。其高山秃石之上密集分布有数百冰斗湖,其出挑呆萌,无出其右,而且大小相若,分外难得,就相当于几百个小号的天山天池在一片光秃秃的山顶集会。图示如下:
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石塘(高山悬湖)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高山悬湖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高山悬湖
斯洛伐克与波兰分别设立有高塔特拉山国家公园,斯洛伐克公园一侧有以上高山悬湖100余架,波兰一侧有30余架。另,斯洛伐克公园一侧有高山溶洞300余口,波兰一侧有650余口,已知部分有史前活动,现两侧开放之溶洞不足十口。
“扶桑东五万里,有磅磄山。”如图,验证如下: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数据验证
“上有桃树”。上述冰斗湖标准形象为近圆形,且三面峭壁,一面开口。或基于以上原因,或基于溶洞综合考量,无论如何,显然认为某种造型或气象有仙桃、寿桃之征,个人认为颇能传达本人初见这一盛景时的心情,亦如现代旅人亲临盛景之后“语无伦次”的心情。
“上有桃树百围”。此处“围”当用如“辆”之于车,“朵”之于花,即上有100数量之石质冰斗湖。语言学家认为塔特拉山之山名Tatras就是石头、碎石、石质土地之意。此一群组高山湖泊,或者称为高山悬湖、冰川湖泊,在现代术语之前当地人称之为mláka,即池塘或水坑之意。
“百围”在《述异记》为“千围”,且《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数十种多引《述异记》之“千围”。“千围”作为尺度而言即一两千米,实测一般大小之石湖在几百米至三四千米不等,均在一两千米左右,当然湖围不足百米者亦有若干。两处之差异系同一数据之篡误还是原本有两个数据分别表示数量和尺度后被“刊误”为一处一时难以判断。但《十洲记》之扶桑环节由于所述叠踏,今人便多有对其“刊误”之意,比如打算删除其一二“岸”,或将两个“万里”删除一个,否则不可解云云,而事实上删不删都未能解,这也是《十洲记》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而此处树之“围”显然处于后人“能解”的范围,如有“修正”亦在情理之中。
“其花青黑”。言其苔藓、蒿草等高山、高寒草甸景观,“青黑”为其颜色,“花”言其分片集簇形态。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高山草甸
“万年一实”能够接受的读者可以理解为冰川尺度的动植物生态概念,这也是此一地区的重要特点,本身确有许多冰川时代延续及冰川后的新增品类。
《述异记》另有“日所不及,其地甚寒”之语。“日所不及,其地甚寒”显然基本符合高塔特拉山高海拔高纬度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此处之“桃树”不可能是真正的桃树,驯化桃为中国特产,前汉之后才逐渐引入中亚、印度、中东、欧洲等地,日本甚至迟至19世纪末才由中国引进。
另,磅磄之“磄”现在已经非常明晰,即欧洲中部高塔特拉山之石塘。但“磅”却可以有争议,磅古代专用作击石、石坠之声响,又作象声词,如“沉沉隐隐,砰磅訇礚(《上林赋》)”,而声响效果和体验是溶洞的一大特点。斯洛伐克高塔特拉山公园唯一对游客开放的比兰斯卡洞(Bielanska cave)便被视作天然音乐厅,甚至每年都会为此举办回声音乐节。所以磅磄山之“磅”很可能就是古人(此洞有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砰砰磅磅的回声音乐节。甚至桃树的仙寿气象亦在今天有所反应,此洞还被宣传具有气候疗养功能,当然作为风光独特又有着自己众多特有动植物物种的高山生态此洞之外定然也会被宣传具有疗养功能。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磅磄山(高塔特拉山):溶洞
“扶桑东五万里”此一扶桑通往欧洲的航线(路线),最值得关注的并非磅磄山之稀世水坑与溶岩,而是此一路线的上古人类共同体意义。学者刘光保先生在此一方面已有大量科学论证,在其已经出版的两本著作(《发现夏朝》、《文明起源》)中有大量革命性的成果。其中便有公元前942年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Maatkare B,芬),随后芬女王还回访了宗周,“(周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周穆王西征昆仑丘以及周穆王与芬女王的某种情愫或者婚约是一项重大的全球事件,可能对古埃及和古中国都造成了长远的影响。
本文要讲的是相比于周穆王西征这一广受关注的事件,周穆王三十六年的东巡却备受冷落。“扶桑东五万里”正是出于“(周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如果说上述西游是一场横跨欧亚非的爱情,此次春宵宮的幽会则是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环球偷情(此时芬女王已被迫下嫁古埃及第一位利比亚法老),史官“春宵”一词颇值得玩味,春宵一刻值千金,但值不值得付出一场环球航行?
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集诸方士仙术之要,而螭、鹄、龙、蛇之类,奇种凭空而出。时已将夜,王设长生之灯以自照,一名恒辉。又列璠膏之烛,遍于宫内,又有凤脑之灯。又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花以覆炊七八尺,不欲使光明远也。
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导以文虎、文豹,后列雕麟、紫麇。曳丹玉之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共玉帐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又进洞渊红花,嵚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青花白橘。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黑枣者,其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扶桑东五万里,有磅磄山。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郁水在磅磄山东,其水小流 ,在大陂之下,所谓“沉流”,亦名“重泉”。生碧藕 ,长千常,七尺为常也。条阳山出神蓬,如蒿,长十丈。周初,国人献之,周以为宫柱,所谓“蒿宫”也。中有白橘,花色翠而实白,大如瓜,香闻数里。
奏环天之和乐,列以重霄之宝器。器则有岑华镂管,䀟泽雕钟,员山静瑟,浮瀛羽磬,抚节按歌,万灵皆聚。环天者,钧天 也。和,广也。岑华,山名也,在西海上,有象竹,截为管吹之,为群凤之鸣。䀟泽出精铜,可为钟铎。员山,其形员朼。有大林,虽疾风震地,而林木不动,以其木为琴瑟,故曰“静瑟”。浮瀛,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为磬,磬者长一丈,轻若鸿毛,因轻而鸣。
西王母与穆王欢歌既毕,乃命驾升云而去。
虽然我们已经确证磅磄山即欧洲中部之高塔特拉山,但文本并未明言两人何处相会以及周穆王是否前往欧洲。就美洲的文化、基因、民族学以及中国古代发达的东方海上航线信息几方面而言,极有可能是周穆王前往了欧洲,而非芬女王来至美洲。而且不言昆仑丘、瑶池之类埃及点位(参见刘光保先生相关论述)而是明言欧洲之路线、距离,明显地暗示了此一人类史上最伟大恋情的无奈,此一会面周穆王也必定没有前往埃及。
就文本而言虽未明说还是有迹象表明周穆王确实跨越了大西洋。如“又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花以覆炊七八尺,不欲使光明远也。”堂堂天子环球东巡何以“不欲使光明远也”,这显然是史官的春秋笔法,暗示其“偷情”不便大张旗鼓,另一方面也说明相会地点距离埃及并不遥远,不谨慎处置,很可能东窗事发。此外“大骑之谷”很可能即大西洋。
当然本文的主旨是确证扶桑东去航线,以进一步明确扶桑这一历史真实。
“郁水在磅磄山东,其水小流 ,在大陂之下,所谓“沉流”,亦名“重泉”。生碧藕 ,长千常,七尺为常也。”
郁水(繁体:鬱水)本身带有林深光暗之义项。这与塔特拉山南侧多瑙河两端之黑森林与黑海的两个“黑”吻合,类似沧海之“沧”与格陵兰之“Green”吻合,多瑙河之忧郁,以及多瑙河之“恼”与“郁”之中文忧郁义项亦相吻合。“郁水在磅磄山东”,郁水既在其东,自然是特指黑海,郁水即黑海。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郁水(黑海):沉流(黑海海底河)
“其水小流,在大陂之下,所谓‘沉流’”。陂,“障也”,“泽障”,“池也”,“塘也”,“涯也”等等。此处“大陂”即黑海海面,并特别强调其局促阻滞之出口伊斯坦布尔海峡,最窄处700米,可谓“小流”,但“小流在大陂之下”,且谓之“沉流”,所以此小流并非狭窄之义。迟至2010年8月3日,英国科学家才在黑海海底发现了一条大河,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此类海底河流,被称为“黑海海下河(Black Sea undersea river)”,字面意思几乎与“郁水”之“沉流”完全对等,只是现代命名看起来像是人类文明根本没有经历过高级语言和审美的洗礼,毫无文化与情趣可言。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郁水(黑海):重泉(黑海双层海水结构)
“亦名‘重泉’”。黑海海水于一二百米深处有分层,是地球上惟一具有双层海水的海,黑海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正因为如此下层严重缺氧,厌氧微生物高度发育,大量硫化氢聚集,导致看起来是黑色。此一双层海水结构即“重泉”。
十洲三岛万国·扶桑欧洲航线·郁水(黑海):碧藕(黑海水华)
“生碧藕,长千常,七尺为常也。”黑海经常会出现漩涡状蓝色水华,最终会下沉为腐殖质供上述厌氧细菌分解,是为“碧藕”。黑海平均水深1,315米,最大水深2,210米,即“长千常(1617米)”,此处以“常”度量而不以尺、丈、仞、寻等,黑海立体构造如倒置之裙(常),且有两海盆,犹裙下双臀。以“七尺为常”,而不以标准的十六尺为常,致敬也,道义如此。
如上,古代扶桑欧洲航线及黑海相关获证。下一节我们讲述扶桑东去之非洲航线。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权归汶山老师所有。汶山老师变卖家产十年闭关方有上述成果,现网络公开,转载或使用成果时请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尊重。汶山老师,古汉语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组织并主持有中华字熵、中华文鉴、中华论语重译、古代万国数据库等项目。
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四表万国第一文本,路带共同体必修,为“文化强国2035”贡献力量,敬请持续关注。
2021年3月15日星期一
三十三天因陀罗
于1982农场中华家
【附录】
汶山老师在《中华论语重译》之余有《汶山地理大发现》系列成果,以下附录皆为本号已公开之方域方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日本四岛十三辰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西太平洋诸航线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西太平洋各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太平洋50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太平洋50国
路带共同体·十州三岛万国:《汉书》红海、东非黄支国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