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休闲农庄,定位十分重要,它是后期农庄运营的风向标。
定位是包含多方面的,一个休闲农庄的定位中,非常关键的有主题定位、规划设计定位及市场定位。
一、农庄主题定位
休闲农庄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思维,而首要问题就是找到属于农庄的目标客户人群,至少要找到主流目标客户群,有了这个目标客户群,农庄更要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需通过主题化提升将有所为的部分创造出极致化体验,这样的农庄才会有系统提升经营的赚钱能力。
目前,不少农庄主题定位问题较多,常见的问题如下:
1、模糊定位。主要表现在: 1)城市远郊休闲目的地/家庭休闲度假目的地; 2)以养生度假为核心的山水人文度假村; 3)景村合一生态文化综合体/农业综合休闲庄园。这些定位看起来似乎很正确,哪句话也没有说错,可是对农庄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对消费者的指向性也不强。
2、复杂定位。主要表现在: 1)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建筑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台海文化+农耕文化) ; 2)有机主题,休闲氛围,体验引领,高端享受。这种定位一方面模糊,没有针对性,另外太复杂,相信农庄主自己也记不住。一个复杂的定位无异于一个全方位的辐射,完全没有聚焦!
3、只顾眼前的定位。主要表现在: 1)首个/最大/最具特色的有机农场: 2)创新型农业旅游综合体/文化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定位是战略性思考,不能只看眼前。比如目前你是"最大,首个" ,但很快可能就不适用了。再比如用现在流行的概念定位,如"xx综合体" ,则不管是否符合,都用最流行的定位去套用!
4、频繁更换定位。农庄定位一旦确定,除非被验证是错误的需要重新定位外,要一直坚持下去!随意频繁地更按定位让农庄主自己纠结,也让消费者不知所云。
休闲农庄体现特有的规划理念,即强化以乡村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主题营造,形成整体生态优化的乡村环境氛围。因此,休闲农庄规划设计主题定位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休闲农庄所处区域总体发展方向。从本质来说,休闲农庄也是一种旅游景区,旅游景区一般是指由风景资源的构成和特色、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旅游区的主题以及该旅游区在一定的区域中的地位、分工等所决定的网。概况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构成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第二,旅游景区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地域分工。因此,休闲农庄主题的确定不但要考虑资源本身的特色,还要符合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不同功能类型的休闲农庄其主题类型是不同的,因此确定了休闲农庄的性质,其主题类型也就有了选择范围。
2、突出资源特色。特色作为休闲农庄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只有根据其资源特色确定开发的主题,才会有自己的个性和"磁力圈" 。对旅游资源的分析要从资源类型、资源品味、资源的数量与规模以及不同类型资源的分布与组合等方面进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抽象人文要素的发掘与整理上,力求从整体上把握资源特色。
二、规划设计定位
在进行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前,应对该项目所在的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仔细而全面的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地形状况、气候变化、水文状况、现状建筑位置及现状植物生长情况等资料。
在进行休闲农庄规划前,应与农庄主深入而细致的沟通,详细了解庄主的意图,并将规划师的规划理念向庄主深入阐述。良好的沟通,将为之后的规划设计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划设计时,应对规划设计前期阶段中现场踏勘所取得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根据农庄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定位,如某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的项目定位为:生态休闲体验型农庄。其功能定位为:该休闲农庄具有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生态休闲体验功能。在规划工作中,应按照规划设计定位进行规划设计,不可偏离。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对项目现场状况的分析,根据目标客户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的功能分区,划分出不同的空间,使这些空间和区域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厦门蓝天七彩休闲农业综合体规划平面示意图案例
三、市场定位
休闲农庄设计要进行准确细化的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和组合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进而引导市场、开拓市场。
在国内,休闲农庄是以农业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大中城市。要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如根据客源的成分可分为家庭型、情侣型、聚友型、老幼型等,农庄产品应满足某一层次游客的需求。目标人群不同,设计的主题项目也应该不同。
2021年3月9日,厦门蓝天七彩专家团队在湖南长沙金畴生态农业综合体现场考察调研和转型升级规划设计。
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休闲农庄未来经营的成败,所以在做休闲农庄设计前,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考察调研工作。
总的来说,做农业/农庄,绝对不能一味投资蛮干!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步:
一、须经过市场综合调研,做出个性化、可落地实施的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区域内具有明显特色和竞争力,并能让政府部门强力扶持。
二、须充分整合资源,结合自身状况,分步、分期实施,最短时间内产出最佳效益。
三、须有特色项目(产品)支撑,至少打造6个以上的盈利点产业链,使每个项目(产品)都能互动联营,产出好的效益。
四、须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擅于运营、策划、推广、营销环节,谋合作、引爆点、吸人流、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