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台八景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在老子故里鹿邑县城西的民主一街,当地居民一大早就会被熙熙攘攘锣鼓喧天的动静惊醒。这一天,是文昌帝君的生日;鹿邑县的文昌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中间路东。
(鹿邑县文昌帝君庙)
从二月初三一直到初八,这座始建于公元491年,距今已经1529年的文昌庙内,唢呐声声,民间歌舞,香客拥挤,热闹非凡。
在来烧香还愿的人群中,大多数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正在上学的孩子们祈福,许愿保佑家里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能考上一个如意的大学。
01
群众为啥要在这里祈福,因为文昌庙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他是一位专门掌管人间功名禄位的大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文昌帝君的地位紧随三清四御五老三官之后。
真武大帝是武事最高神,他就是分管文事的最高神;具体神职是主管考试、命运,能助人提升读书写文章能力的大神。所以被古代的书生、考取功名的学子以及官员敬为最尊奉的神灵。
02
关于文昌帝君的来历,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他是两方面的结合:
一个是来自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都是神灵的化身或者真身,在星相文化中“文昌六星”,分别叫“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个个非富即贵,所以被认为是“主大贵之吉星”;另外“文昌”的称呼,意味着“文事昌隆”意思,所以这些元素被道教神仙体系吸收,把其奉为“司功名利禄”最高神。
另一个是来自以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地方神的祭拜。文昌帝君也叫“文昌梓潼帝君”,这个“梓潼”是个地名,就是今天的四川绵阳梓潼县。
据《明史》记载,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四川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的皇帝苻坚,后来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的七曲山上,为他建了一座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而当时的七曲山上还有一座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来时间一长,人们就将两个祠分别敬的两位神合称为张亚子。
(七曲山梓潼神亚子祠)
03
不过那时的张亚子仍然只是个地方神,还没升级为中央级的“文昌帝君”,和文化人还没沾上边。文昌星与梓潼神的合流,最终形成现在的“文昌帝君”,还赖于唐宋元三代数位帝王的加封。
唐玄宗当年在安史之乱的时候跑到四川避难,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宋真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又复封"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就这样,从唐朝开始,一个四川地方的神张亚子,在几位皇帝的加持下,逐步升级为中央级的大神“文昌帝君”。
(七曲山“文昌帝君”)
04
说到这,有些人该好奇了,一个与文化人并不沾边的神仙,咋最后做到掌管世间文章和功名的文化第一神呢?在这里不得不再插入一个传说逸事。
据说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后,西南一带的读书人赴京赶考,常路过梓潼县,并顺便着在梓潼神庙前祭拜祷告一下,以求考个好功名。常此以往,人们就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的神力,于是后来每逢考试,读书人都要前去祭拜,由此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
最后,再加上唐宋元三朝皇帝的敕封,“文昌帝君”最终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如今只要有华人华侨的地方,都有“文昌佑功名”的民间信仰。与此同时,各地开始建起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庙,截止到清末,全国各县,乃至大一些的集镇都建有文昌庙,数量远超文庙。
05
说完了文昌帝君的由来,我们最后说说“天聋地哑”——两位站在文昌帝君左右的侍奉神。其形象是:一位手持书卷的是天聋,另一位手捧印章或戒尺的就是地哑。引申到天聋、地哑。
关于他们为何是文昌帝君的侍神,有说法是取“聋”“哑”二字的寓意,因文昌帝君主章功名文事,配以“天聋地哑”就是为了让文人在应举科考的时候“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就是不泄密的意思。这一说法在《历代神仙通鉴》中有记载。
介绍罢文昌帝君的来历,再回头说咱大鹿邑的这座文昌庙。在历史长河中,鹿邑的文昌庙不但是读书人祈福学业功名的圣地,也是远近闻名的民间慈善福地。
据当地老人们讲,在过去,鹿邑有一个极其优良的传统:无论哪个朝代,每逢遭遇天灾人祸,老百姓遭受大难的时候,都会有乡贤善人出来组织赈灾,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从未间断。他们以文昌庙为平台,在山门前搭上棚,架上几口大锅熬粥,用来接济灾民,这种做法俗称“施粥放饭”。
06
有人该说了,不就是熬几锅稀饭么,有啥稀罕的?!话还真不能这么说:
首先,一口稀饭就能救活一条命,甚至一家人。在老辈人的记忆中,过去老百姓受灾没饭吃,饿死人的事很常见,而给他一口稀饭,就能救活一条命,是真真切切的事!
其次,“施粥放饭”赈济灾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过去的灾情没有一两个月是过不去的,所以那几锅稀饭是要一直坚持熬下去的。鹿邑先贤们有个规矩,只要是灾民,每人都有份,一天两场(过去人一般不吃晚饭),从不间断。
这样一来,老子故里人的大义善举就传了出去,吸引了亳州、太和、商丘、柘城、郸城、太康等地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来到鹿邑文昌庙的施粥广场。使成千上万的人得到接济救济。
这样一算,每天大量投入的米面银钱,你可想而知。这事要是放到现在,完全可以评为“感动中国”的群体啊!
现在社会发展了,老百姓不再为吃穿发愁了,文昌庙前的施粥放饭义举已成为了历史,但鹿邑人急公好义献身慈善的传统一直未间断。尤其近些年,涌现出了神鹰救援、道德公社等许多民间慈善团体,他们以新的慈善形式,扶危济困、奉献爱心,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善举。
这,就是老子故里人的精神传承!
我们伟大的乡贤老子,在其《道德经》第36章中说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主要意思是说: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句话流传至今,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在个人看来,当我们向神灵祈福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在今天讲的这些故事里,我们的先贤,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