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书房”对于当地人来说或许早已没有了新鲜或“激情”。旅行本身就是从自己待腻歪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歪的地方。短暂的旅行时间,也让此次青岛之行变得仓促,走马观花是对于我们最好的游玩方式。因此我们来到了这个青岛书房,又叫什么“安娜别墅”。据说是当年德国人所建造,建筑的风格也是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但由于身处大中华地区,因此显得更外的引人瞩目,这或许就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吧,“外来和尚好念经”!
由于忘记带相机,于是用手机开启了这次的拍摄任务。
现在的青岛书房是作为青岛旅游信息咨询中心,里面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忙碌着。我们也自顾自地进行参观。
一个不大的会议室,蔚蓝色的桌布倒是很让人惊艳,搭配上红褐色的地板,色彩冲突却又意外的融合。典型的欧美风。
我们拾阶而上,木质的楼梯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吱吱作响,反而踩上去很厚实的感觉。看来德国人的精良工艺水平和严谨的要求,的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饭厅?同行的朋友一致认为如此。其实这是另一间阁楼的会议室,不过看这风格倒是挺文艺小清新的。
话说青岛书房还真是名副其实,里面有专门出售图书的地方。不过遗憾的是,好像大多数游人来这,都只是为了买几张明信片,买书的寥寥无几。我信手拿起一本大兵的小说,文字质朴而有温度。家里其实买过不少书籍,只不过现在人心较浮躁,没法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往往拿起手机就是几个钟头过去了,这或许就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现状吧。
出了青岛书房,我们沿街继续往下走。走着走着就看见这样一座建筑,门口赫然写着“中国人民银行”。让人意外的是现在还在投入使用,虽说是文物,却依旧在今日发挥着“余热”。
附近又是一幢历史建筑“路德公寓旧址”。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类建筑,一时间让我们觉得有些恍惚,这是出国了吗?
接下来就是青岛著名的地标建筑“澳胶总督府旧址”。据说这是当年德国在青岛的最高权力机关,现在也是青岛市政协。
而就在这总督府的对面,便是“澳胶帝国法庭旧址“,现在是公检法的办公场所。
的确在这一带的古建筑数量很多,有些建筑都在旅行过程中一路“发掘”出来的。
花了10元的门票钱,我们来到了青岛市另一个著名景点,江苏路天主教堂。也是典型的欧洲文艺时期风格的建筑。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精美的钟楼至今还在运作,倘若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去看看德国人造的精密仪器。
有时“误打误撞”地走进一片不知名的居民小区,一簇簇鲜艳的花朵儿让人仿佛置身国外。不愧是“东方瑞士”呀!
路边的一座特漂亮的小屋,一簇鲜花让整个建筑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大家好,我是只为旅途,每一段短暂或漫长的旅途,都会给予我们不同的回忆和感动。只愿用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最后拼凑成我们人生的海洋!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走遍千山万水,看尽世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