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湿地公园赏鱼翔浅底候鸟展翅,去十九涌吃海鲜盛宴,看滔滔江水入海,这是南沙给人们最美的初印象,南沙是岭南典型的“鱼米之乡”。下面,地道农旅•地道君就带大家走进南沙(渔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看看,渔业产业建设能让咱们的如鱼得水!
一、项目介绍
南沙(渔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广东南沙,占地面积接近4万亩入选2019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以渔业为主导产业,建成“生产+加工+科技+销售+品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推进“一心一园一轴四区”等功能区建设,包括渔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渔业加工流通产业园、南沙湿地渔业文旅体验区、粤港澳标准化渔业示范区、科技+休闲渔业示范区、联农带农创业孵化区和渔文化景观轴等。
二、产业难题
难题一:养殖池塘基础设施差、布局凌乱。
难题二:渔民受教育程度低,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养殖繁育存活率低。
难题三: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导致先进养殖技术难以推广。
难题四:水产品深加工、休闲渔业意识不强。
难题五:销售渠道杂乱,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及品牌效应,养殖效益也就很不稳定。
三、项目特色
1 “咸淡水”生态资源难以复制
独特自然优势 南沙区地处珠江入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海域咸淡水交汇,渔业资源丰富,繁育着种类繁多的咸淡水鱼虾蟹类,咸淡水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解决土地问题 产业的土地权属性质为国有土地,产权清晰,很有利于直接规划开发。所以在土地的问题上,基于大面积的国有土地,结合一些零散地块的陆续跟进,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地问题。并且为了产业的长远发展,国有土地将不再对散户出租。现有连片规模养殖面积达2.8万亩,标准化养殖面积达到70%以上,是省内最大的连片水产基地之一。
硬建逐步完善 渔业产业园已启动园区道路、排灌系统、电力系统及产业园展厅等硬件建设,“一心一园一轴四区”等功能区正逐步成型。
渔业稳步发展 长期的人工围垦,已形成类型多样、面积广大的湿地、河口滩涂,由此发展形成的围垦青蟹、诚一皖鱼、“小虎麻虾”、“黄鳍鲷”鱼等水产品牌广受市民喜爱。
2 从“凭经验”到标准化养殖
产学研一体推进 渔业产业园将依托诚一、围垦、恒昌、海金农等水产公司为建设主体,重点开展新混养模式构建、循环水养殖、新品种研发、生态防控等生态养殖技术示范。目前已建成1家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3家以上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良种繁育基地。
推进社会化服务 产业园将瞄准渔业产业科技高地,计划打造集科技研究、学术会议交流、展示博览、总部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研发创新中心。设置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数据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开展水产养殖实用技术的研究,并对外提供检测和教育培训服务,进行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通过平台的搭建,养殖户在采买及培育苗种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专业技术支持,例如鉴定和培育要点指导等,规范养殖。
3 打造“菜篮子”南沙流通中心
“生产+加工+科技+销售+品牌”全产业链融合是渔业产业园的发展方向。
抓住市场优势 产业园水路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未来将建成一小时城市圈,“大交通”体系为促进渔业产业市场“大流通”,形成“大市场”格局打下基础。珠三角地区庞大的消费人口加上供港澳水产消费需求,自给率不足30%,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创新生态养殖 广州水产养殖模式从土塘、水泥池、越冬大棚养殖等池塘养殖模式逐步转化为科学化、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综合养殖模式,池塘养殖水生态治理技术、陆基集装箱推水养殖技术、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等生态养殖模式陆续在广州本地企业中运用投产。
补足加工短板 争取的250亩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补齐第二产业的短板,从根本上确保产业园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并带动中以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水产分拣加工中心、诚一水产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先后入驻。
形成产业集聚 产业园将以渔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批发交易、展示展销、跨境电商、中央厨房为主要建设内容,吸纳拥有大宗水产商品和资源的龙头企业、金融企业、店铺零售商、物流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水产电商平台、水产品交易平台、水产仓储流通平台、水产检测平台等项目,打造“菜篮子”南沙流通中心,为湾区提供安全优质的“菜篮子”产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供给中心。
安全供应体系 依托与国际、粤港澳的合作,围绕供应安全及产品安全两个“安全”,打造线上销售和线下批发零售体验等两个渠道为一体的菜篮子安全供应体系。
4 深挖“渔”文化激活产业园动力
河网、田基、荷塘、海岸构成了沙田水乡的标志性景观,这同时意味着渔业产业园拥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
规划先行 根据“一心一园一轴四区”的规划,一条渔文化景观轴自南北向贯穿各大功能区。“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为进一步增加产业园与市民的互动性,所以沿产业园的主干道两侧布设景观、文化体验和展示小品,设置慢行系统和打造一批渔文化景观,使之成为串联产业园各功能区的文化交通轴线和宣传产业园成果的重点文化廊道。
生态名片 目前已建成的南沙湿地公园、十九涌西商业街、水鸟世界等项目,是南沙新区、南沙自贸片区的生态名片。
文旅体验 渔业产业园将立足渔业产业基础,以渔业休闲旅游为发展重点,同时将围海造田历史、珠江出海口文化、咸淡水优质水产品生产文化、伶仃洋文化和疍家文化等底蕴文化糅合其中,营造滨海湿地休闲文旅体验基地,升级改造一批现代生态渔业展示、休闲渔业体验、水乡民宿体验等于一体的广州渔业观光体验基地,构建南沙独具渔家风情的休闲渔业民俗文化体验基地。
四、地道之见
南沙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特色渔业的建设思路,地道农旅•地道君从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给咱们做渔业产业园一些借鉴和启发。
1 做强生产端
调整布局 以保护生态为原则,根据项目地的基本骨架,适当调整项目地的布局,结合加工、休闲渔业等功能,一体化布局,让生产养殖空间能够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
科技加持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地推进,以绿色化、生态化的理念指导养殖,在有限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提升养殖效益。
生产服务 推进生产性的社会化服务,让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做,结合相关渔业科技的应用,推动渔业生产的规范化和提高养殖生产的水平。
2 做足销售链
初加工为基础 由于渔业生产受地区的水域、水质、温度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水产品想要拥有更广的销路,仅仅瞄准周边的消费市场,让产业园的发展会有上限,咱们可以通过发展水产加工业,结合冷链、物流的建设,让地方特色的水产品能够卖向全国各地。
争创产品品牌 政府应该大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的创建和经营,打响地区特色水产的名气,另外扶持发展前景好、综合实力强、外向度高的水产龙头企业,积极注册、打造企业商标,让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带动当地各类水产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双轮驱动,促进渔业产品品牌化发展。
休闲体验渔业 亲水是人的天性,借助渔业来打造亲水性、生态科普性、文化体验型的休闲渔业项目,满足消费者区别于陆地休闲活动的项目体验,能够吸引游客,从而刺激当地的住宿、餐饮等服务型业态发展,一方面解决水产在地生产-消费自循环,解决运输过程中难以保鲜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让项目获得更多的收益。
『地道国际·农旅』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