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60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国内、国际旅游消费规模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当前,旅游已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思考从需求、供给、政策、观念等方面都应该与这种趋势相适应。
我国现有各类A级景区2万多家,90%依靠“门票经济”。
由于疫情的影响,旅游业遭到重创,各地都在推行免门票政策,以吸引游客,“重振河山待后生”,推动旅游业复苏。
近年来,关于取消门票的讨论也是甚嚣尘上。
免门票好还是不好,不能用一句话简而概之。
站在政府的角度,通过免门票,能够吸引来游客,带动全域旅游,以致相关产业,当然是好事。
作为景区,就要考虑管理是否到位,景区配套是否齐全,来钱的门道是否很多。
比如,好多景区免了第一道门票了,可是里面的二道、三道……门票没免,而且内容还很多,不看遗憾,里面的综合服务设施,例如,游船、碰碰车、索道、玻璃栈道、扶梯、电梯、缆车、区间车都是收费的。
甚至,你一天玩不完,需要住下来,住宿、吃饭、演艺都是要花费的。
而且土特产品、文创产品也是特色鲜明、琳琅满目,非买不可。
如果你单纯是依靠门票,除了走马观花的看看,啥也没有,那么对于景区来说,免门票就是一场浩劫,除没有留下消费,还有可能增加你的保洁、管理、人员费用。
有景区管理人员抱怨说:“免了门票,来的人倒是多了,但是来了不消费,有的老人还自己带的干粮,甚至有人还破坏设施。”
由于免门票,好多旅行社组织低价大散拼团,人员良莠不齐,混乱不堪,常常因为座位发生冲突,因为吃饭互相诋毁,因为分房发生争执。
人们都有占便宜心理,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
因为心安理得,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导致为所欲为。
旅游需要高质量发展,其中全域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但是不能只是做做规划,喊喊口号,而要从全行业全要素,甚至是全民的角度考虑,既要提高供给端的质量,也要提高需求端的质量。
在观光旅游阶段,门票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而现在已经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
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基本要素考虑,如果说观光旅游强调的是“游”,那么度假旅游强调的是“住”,而休闲旅游则是要求“娱”和“食”,因此,单纯依靠门票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免门票只能起到引流的作用,能不能留住,能不能消费,能不能满意,还要看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有些景区,虽然免了门票了,但是还是没有人来,除了考虑外部因素,比如交通不畅外,真正的还是内因,或知名度偏低,或没有吸引力。
我们说旅游行业“水”太深,是因为这个行业牵涉面太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管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景区、涉旅企业的领导没有点真水平还真舞弄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