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一座历经中国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在故宫的西北角,有一处神秘的院落英华殿,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皇家礼佛的殿堂,就在大殿前的院子里,生长着两棵树龄将近500年的古树,它们见证了许多皇家秘事。
这两棵树叫作“九莲菩提树”,它们大小基本一致,树高接近10米,树冠面积将近150平方米,浓荫蔽日,蔚为壮观。大树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根据《明史》的记载,这两棵古树是由明朝李太后在同一时间亲手栽植的。
故宫里的九莲菩提树
公元1563年,年仅10岁的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继位。他的生母李氏被尊为慈圣皇太后。由于李太后是宫女出身,地位卑微,在纷繁复杂的宫廷斗争当中,李太后急需寻找一个巩固地位和皇权的途径。她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九莲菩萨的化身,而且九莲菩萨还在梦里面给她传授了九莲菩萨的经。于是建了英华殿,在殿内供奉九莲菩萨,殿前种植了两棵菩提树。
菩提树又名“智慧树”,原产于印度。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了佛法,因此菩提树也被视为佛教圣树。菩提树喜光,不耐寒,只能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种植,在中国的北方是无法存活的。
故宫英华殿前种下的这两棵菩提树,却奇迹般存活了下来,这一现象曾在明朝被史官誉为“神迹”。李太后借此奇迹来神化自己,通过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方式,名正言顺地尊享了一个朝代的最高荣誉和权威。百年之后,由于李太后生前被誉为“九莲菩萨”,这两棵由她亲手种植的菩提树,便被后人称为“九莲菩提树”。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朝的皇帝成为了这座紫禁城新的主人。虽然他们对宫殿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建和改造,但是作为皇家礼佛、拜佛的英华殿,却被保留了下来。殿堂外的这两棵“九莲菩提树”,也因为特殊的背景和含义,受到了历朝皇帝们的喜爱和推崇。从清初开始,顺治皇帝,孝庄皇后经常到英华殿来拜这两棵菩提树。之后乾隆皇帝在此立了两块碑,寓意大清的子孙像菩提树的子一样多,无穷无尽,永远地延续下去。
依靠着神权与皇权之间的特殊关系,这两棵菩提树在皇家禁院里得到了细心照料,茁壮成长。可是,500多年来,这两棵原本属于热带的树种,为何能够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存活下来,却一直是一个谜。如今,在科学的印证下,才还原了它们的真实面貌。
原来,这两棵被称为“九莲菩提”的古树,并不是真正的菩提树。它的学名叫作“欧洲大叶椴”,是一种适合在寒冷地区生长的树种。这种椴树的树形优美,叶片宽大,是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因为这种树的树叶和果实,和菩提树十分相似,所以一直被误传了下来。
每到深秋季节,“九莲菩提树”会结出一颗颗直径8到10毫米的果实。这种果实,和菩提树所产的“菩提子”十分相似,色为褐黄,并以五条纹分瓣,在历史上被称为“多宝珠”,不仅成为皇家收藏的物件,也被当作“天赐神物”赏赐给朝廷的有功之臣们。
九莲菩提树的果实
在数百年的时光中,出于政治上的需求,这两棵椴树一直被冠以“菩提”之名,被历朝历代奉为“圣树”。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当时起义军的将士们通过攀爬故宫高墙外的大树,攻入了紫禁城。嘉庆皇帝在平息了叛乱之后,为了防范此类事情再度发生,“传谕伐树,遂不复植也”。此后故宫之内的大部分树木都被砍伐,但是“九莲菩提树”却因其特殊的地位而保存至今。
如今,这两棵阅尽世事沧桑的古树,以它独特的容貌和姿态,向游人们述说着那段悠久、古老的历史故事。
本文摘自《中国古树》,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中国古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20年8月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