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年间《茶陵州志》记载,城内东为一总街,西为二总街。现在老街标识的一总街、二总街为从古城迎湘门到状元街一段。穿过迎湘门,往前约50米处向南拐到星星小学门口,即为二总街,从星星小学门口出发再往东至状元街为一总街。这是历史上进入茶陵古城后唯一的商道,是茶陵古城传统商贸形式的重要体现。
这条商道也是古城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街道。房子多为单层的土木结构,前店后宅,或前坊后宅。色彩一律为青砖黛瓦粉墙,低垂的屋檐间偶有耸出的马头墙,回廊、檩椽间点缀着花窗,徽派之风、明清之韵十足。墙根长满了青苔,枯了又青,青了又枯,记录着生命的年轮。砖头缝里偶尔探出几棵瘦瘦尖尖的小草,让人感觉到老街的悠久与温润。
据老街坊回忆,宽不过两三米的老街,铺的是红砂条石或青石板。石板破损得坑坑洼洼,有些已松动。若是负笈行走在石板街上,一脚踏下去,会发出沉闷的“咕咚”声。而一路的脚步声,仿佛一串串古筝之音,缭绕着浓浓的怀旧情结和乡愁之意。
街道两旁房挨着房,檐挨着檐。居民把晒衣服的篙子横过街去,另一头就可以搭在对门的屋檐下。从老街经过,头顶常常飘着各色衣服甚至婴孩的尿布片。夏天的傍晚,街面石板上的热气逐渐消散,男女老少着短衣短衫,摇着蒲扇在檐前屋后聊天拉家常、侃大山。
逢到下雨,老街另有一番风情。被雨水浸润过的红条石板路,仿佛涂上了一层蜡,亮亮的。房瓦四下起烟,小街深处一片迷茫,偶有撑着油纸伞走过的背影,自然让人想起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檐角的水珠,滴滴答答地,一滴就滴到天明,诗意地敲打着老街人的幽梦。
应有尽有的手工业作坊
明清时代,从生产经营方式来看,城内多为手工业小作坊。作坊虽小但种类繁多,如打铁、铸锅、补锅、织布、染布、竹木器家具制作、冷作坊,做油纸伞、做木屐、钉鞋(一种牛皮底面的雨鞋,底部布满圆钉)、做成衣、制帽,制笔(毛笔)、制砚、造纸、石印(一种印刷技术),做豆腐、制酱油、做豆豉、磨面粉(本地产的麦子)、榨粉丝等,但凡生活所需,衣食住行、柴米酱醋茶等,应有尽有。这些小作坊不仅制作加工,还兼营销售。产品不仅能满足境内所需,还远销境外。例如,木作坊加工的雕花板床、虎头椅,竹器店制作的蒸笼、竹椅、竹骨伞、土箕、斗笠,造纸作坊制造的花胚纸、毛边白凤纸等颇具地方特色,远销株洲、湘潭、长沙、江西莲花等地。
那时候,街两边的作坊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还有提篮背篓、肩挑手拿的乡下人,进城出售自家生产的五谷杂粮、鱼肉禽蛋。他们沿街叫卖或临街设摊,使得街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一派热闹繁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个体手工业作坊成立合作社。在二总街现在的星星小学,曾先后成立过城关木器社、城关雨伞社、城关竹器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城关木器社成立于1955年,后因竹木加工厂成立,改为县木工厂。当时主要经营办公用具及私人订制的家具、结婚嫁妆等,订单不断,生意兴隆。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造了大量的土车子、板车、风车和水车等,为青年电站、洪山庙铁桥、茶安灌渠等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城关雨伞社主要经营油纸伞,原料主要为皮纸、桐油和自主种植的天然兰竹。人们把兰竹进行加工后做成伞骨架,将皮纸粘上去,刷上红色、黄色或蓝色颜料,再在纸上重复多次刷上桐油晒干即可。各种颜色的油纸伞在雨伞社前的街面上撑开晾晒,如朵朵鲜花绽放,格外鲜艳夺目。油纸伞除了挡阳遮雨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寓示着以后新人的日子要一起撑过风风雨雨。油纸伞因其悠久的历史,古典的情怀,丰富的内涵,吉祥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一时成为畅销货。竹器社也成立于1955年,主要经营私人订制的箩筐、土箕、摇篮、蒸笼等,刚成立时订单源源不断,生意非常好。如今很多竹器被塑料和金属制品代替,但不少人还是喜欢用竹制品。比如用竹篾编织的蒸笼蒸包子,整个屋内都飘着淡淡的清香。那熟悉的气息瞬间让人回到了从前,回到了童年时光。
受人们青睐的风水宝地
二总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洣水河畔,南宋古城墙环抱之中,西靠迎湘门,连接着明清时代最为繁华热闹的三总桥。这里历来是人们经商办学的风水宝地。1913年,二总街彭家祠曾设有资金雄厚的“仁义当铺”。当时雇有职员20余人,拥有20万银圆的资本到省政府备案领牒(相当于领取营业执照),缴银50两,生意十分兴旺。除了这家资金雄厚的店铺,全县大小典当铺还有17家。当铺有“章程”可循,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大凡金银珠宝、铜锡铁器、针织布匹,均可入当。当铺收取当物作质押,当款为质押品实际价值的五成以下,月息为一分六厘六毫,当期一般为10个月,到期不赎,质押品转为“死当”。当铺在“死当”原当价的基础上提高二至四成,悬牌拍卖,从中牟取利益。
抗战时期,因 “法币”贬值,城乡十几家当铺无法生存,纷纷破产停业。
迎湘门城楼上,曾有一栋3厢平房,即150平方米的图书馆,是1934国民党二十八军军长刘建绪领办的第一个县办公共图书馆。馆内藏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丛书一套,共计藏书3千余册。后来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图书馆并入民众教育馆。藏书数量逐年增加,至1943年达2万余册,并添置报纸、乐器、棋具和阅览室、游艺室等,让民众借阅、娱乐,并采用黑板报、墙报形式,传播国内外新闻。
日军侵占茶陵时,图书馆藏书被毁。
位于二总街上的星星小学,是城关镇规模较大、教职员工较多、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中心小学。清朝末年,这里曾是彭家祠和滕王阁旧址,在清同治年间《茶陵州志》收录的平面绘制图《州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滕王阁的图示。1926年7月,茶陵妇女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宣告成立茶陵女界联合会。联合会号召全县劳动妇女积极投入农民运动,倡导妇女解放。
1933年,茶陵私立裕民职业学校从八总街迁入彭家祠。1943年,又在彭家祠创办茶陵县私立育民初级中学,将彭家祠侧的一栋旧矮房改建成一栋两层楼房,即4间教室的教学楼。1944年,日军向茶陵进犯,为保存实力,育民初级中学曾迁到湖口颜江村,风声、炮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成为当年“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久,该校又从颜江村迁入苍松挺拔、绿草如茵的炎陵山上,琅琅书声与松涛声汇聚一起,真是风景这边独好。日军投降后,育民初级中学搬回原址恢复开学。1952年,受衡阳专署委托,私立育民初级中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迁入腊园,改名为茶陵县第三中学。县人民政府将湘豫高级小学、解放街小学、交通街小学合并成的解放完小,从县城江西会馆迁入彭家祠,共10个教学班。1962年上半年,解放完小迁入建新路,隶属教育局。解放完小搬走后,1962年,在彭家祠创办了星星小学。遵照“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原则,星星小学在原来4间陈旧设施的基础上,改建、扩建为一所完全小学。这块经历过辉煌与热闹、风雨与沧桑的风水宝地终于沉静下来了,开阔、气派、规整中的校园在树林的掩映下,呈现浓浓的人文气息和勃勃生机,尽显太平盛世的静谧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