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人
2005年夏,逢8岁的儿子休暑假,我们去福建厦门旅游,经过福州的寿山,在当地看到许多石雕制品,儿子很感兴趣,在众多大块头石雕中,我们选了一块可以一手在握的小石头,而且这块小石头真正雕刻的部分,只限于右上部的一个角。
估计在旅游区购的这类东西,价格是偏贵的,但是在儿子小学阶段,每逢春节,除了给他压岁钱之外,我还把这块石头放在他的枕头边,为他压岁,以寄托岁岁平安之意。儿子那时对妈妈有“娃娃崇拜”心理,我在除夕之夜,跟他说起这块小石头可以驱邪避秽,是他的“压岁石”,他既相信又觉得很受用,我也心生欢喜,觉得这石头还是买得值。不过,伴儿子走过小学之后,他就不再理会这一套,我那种被“娃娃崇拜”的情景,也就小鸟一样不回来了。
时间匆匆,15年过去,中途我们搬过两次家,扔掉了许多旧东西,但我没把小石头扔掉,我现在来看这块小石头,还是觉得挺有意思。
首先是石雕的构图,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留白”技法,石面有六成的部分没有着刀,而这六成的“留白”十分入境,成为雕刻主题的背景,主辅相融,似乎在给人讲一个“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在升火烹调美食”的故事。
其次是雕刻画面有趣、有喜感。一个表情乐呵呵的胖和尚,拿着一把略成方形的扇子,蹲在一个圆罐形的炉子旁,正给炉子扇火;和尚和扇子上部,饰有一只头斜朝下,倾角约为45度,带着飘动感的葫芦,葫芦腰身右边,还系着一个凿了3个小孔的、下头连着穗绦的吉祥物。这一幕雕刻,用的全是曲线,没有生硬的直线,因而给人的感觉很和气,热乎乎的,似乎有炊烟和香气从中飘出。若以左下端的炉脚为中心点,往外勾勒画面轮廓,勾勒出的是一个扇形,小石头的上半部,基本修成了半圆。
接下来要说的是石面粗砺与光滑的融合,石面上六成的“留白”,依着石头粗砂般凹凸的原样,未做抛光打磨,颜色也依着石头黑褐的原色。着刀雕刻的部分,则打磨得光滑,并上了棕红色的漆,显得有光泽。整个石面粗砺、黑褐色的原样原色,衬托一角光滑的、棕红的“僧人扇炉”浮雕,这种粗与精的对比手法,反而协调且耐看,结合西方黄金分割理念,这块小石头不论是握在手上,还是放在案几上,都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手握这块小石头,觉得孩子的成长是必然的,而小石头的祝福和审美意义,并未随时间流走,依然愉悦着我们。一石亦一世界,一石,蓄着山川草木的印记,琢之,又泛出烟火美食的喜悦;山川草木,烟火美食,合成自然与人的佳作,想我当初跟儿子说“这是一块压岁石”,还真不是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