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作为文艺战线上的老兵,这次带来了10条建议,涵盖文化旅游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古籍保护等文旅热点问题,从机制、政策、法治等不同角度,聚焦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
今年,郑晓幸还特别关注到了如何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对于即将召开的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他从文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
红星新闻:今年您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能否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郑晓幸: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演进的新模式、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工程,因而推进其融合既要在文体旅之间寻找共生要素、建立共生界面、形成共生关系,更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多因素、多方面配合,最终实现产业融合目标,推动文体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扩大文化体育旅游多层次需求、促进文体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稳定支撑。
红星新闻:对于即将在成都召开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您认为对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郑晓幸:首先,大运会这样的国际性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大力推动成都这座城市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其次,对成都的文化、旅游经济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
一直以来,文体旅融合发展缺乏有效的“多规合一”顶层设计,特别是重大文体项目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未能有效衔接,文体旅的规划、计划、政策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也是我今年关注的,大型文化、体育、旅游活动面临的问题还有策划设计缺乏统筹、组织实施缺乏融合、营销推广缺乏整合、品牌意识不强。活动主要依靠各部门单独推进,协同配合不够,对市场化运营机制研究不深,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缺乏整体营销的传播平台,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辐射面较小、影响力较弱、综合效益不高。成都大运会的前期筹备与举办,对未来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如何耦合、要素如何聚集、市场如何培育、政策如何衔接等会更加明确,为未来大型赛事和国际性文旅活动的举办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其次,体育赛事可以间接拉动文化设施建设,比如文化馆、公园、新闻中心等,还可以拉动文化产品生产,比如工业文化产品、媒体文化产品、舞台文化产品等。这次成都大运会对大型文体场馆的建设布局整合与功能复合,以及对已经建成的一般文体场馆进行功能转型都做得不错。比如东安湖体育公园图书馆,建成后将在今年作为大运会的媒体中心,还有城北体育馆的老馆改造,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解决了大型文体场馆设施短缺、总量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文体场馆设施布局分散、旅游设施和服务配套不足、“孤岛效应”明显的问题。
另外,过去特色街区、特色园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中对文体旅产业融合的考虑不充分,这次为了打造大运文化场景、消费场景、体验场景,让成都各大文化旅游街区、景点都在融入体育的元素,让市民和游客都真正感受到大运,沉浸式体验“大运之城”的魅力。借大运会之机,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
红星新闻:成都是中国大陆继北京、深圳之后第三个举办大运会的城市。你觉得大运会还会给成都留下哪些财富?如何看待世界赛事名城打造的背后逻辑?
郑晓幸:体育赛事本身表现出健康向上、和谐竞争、开拓创新等精神文化。当下成都正在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大运会的举办使成都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又增添了现代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体育赛事还会产生物质文化,比如随着大运会的举办,新鲜的体育场馆、纪念馆等应运而生。
大运会把全世界的青年人吸引到这里来。它就如同是一个窗口,向世界展示和传播成都的文化,同时,提升了成都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了成都在世界的影响力,使体育赛事和成都文化建设之间相互融合在一起,并相互影响。
纵观过去近几十年,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都会成为世界文化名城,这一次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其实就是“体育+文化”,将天府文化内涵与大运会精神相互融合,打造靓丽的体育赛事文化风景线,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实力和魅力,成都大运会一定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盛会。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