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我的1919》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山东是孔孟文化的发源地,而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有多重要的影响作用相比不用多说。能与此划上等号的是耶路撒冷之于西方,那么为什么耶路撒冷在西方人眼中如此神圣?“圣城”的称号又是因何出现?
耶路撒冷的神圣和宗教分不开关系,在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信徒的严重,哪怕是不同的派别,耶路撒冷都是他们眼中的圣地。不止这三个大宗教,此地还有许许多多小的宗教团体,比如说巴哈伊教。据2000年耶路撒冷统计年鉴显示,该市市内拥有1204座犹太会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很难想象这三个宗教能够在此地和睦相处,这也算是一种奇迹。
首先是犹太教,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就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不论后来如何发展,耶路撒冷在所有犹太教徒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圣地。虽然可惜的是耶路撒冷圣殿内的至圣所藏有约柜被毁,但从现存的历史记录上也可以看出它有多么神圣,就连大祭司也只有一年一次的进入资格。时至今日,全世界的犹太会堂祈祷时仍要面朝耶路撒冷,如果可以,建筑也一定会设计成面朝耶路撒冷的方向。
除了圣殿山,西墙也就是哭墙,作为第二圣殿的残迹也十分神圣。
今天我们看到的西墙是公元70年罗马帝国破坏后再加几千年风霜打击后的样子。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的时候,每逢安息日,犹太人就会来到西墙下来哭泣哀悼,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怀念。此后几千年,犹太人四处流离,但来到哭墙下缅怀哀悼却成为一种传统,这也是“哭墙”这一别名的由来。不过现在它不仅仅是犹太教的遗迹,它也是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西院墙的一部分。
接下来是基督教,基督教尊敬耶路撒冷,更多地是因为耶稣。据《圣经》记载,耶稣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了耶路撒冷,后来他又洁净第二圣殿。达芬奇的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中的场景就发生在紧靠城中大卫墓的锡安山,在之后便是耶稣受难,同样也发生在耶路撒冷。
耶稣被十二门徒中的叛徒犹大出卖,犹太祭司长和守殿官并长老抓住了他,之后虽然被判无罪,但迫于犹太民众和宗教人物的压力,耶稣还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关于地点,《约翰福音》之说在城外,但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据分析,应该是在现在的城市范围中,离耶路撒冷旧城城墙不远处。耶稣在受难前走过的“苦路”,现在也是朝圣者的一大目的地,他们会重走这条路,希望能感受到自己信仰神明的痛苦。
按照《圣经》中的记载,耶稣去耶路撒冷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为救赎世人之罪痛苦而死,死后却又复活,四十天后升入天堂重回上帝身旁。耶路撒冷是他死亡又重获新生,是他回到来处之地,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地方,无怪乎基督徒会如此重视。
最后就是伊斯兰教,也许对伊斯兰信徒来说,麦加才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圣地,但在麦加之前,耶路撒冷才是他们祷告的方向。据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52岁的一个夜晚被天使叫醒,之后便骑上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跟着天使从麦加到了耶路撒冷,脚踩岩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启”后于黎明返回麦加。这个传说还有另一个名字,夜行登霄。被记载在《古兰经》第十七章第一节。
今天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都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而建,《古兰经》中明确记载是阿克萨清真寺,而信徒们则一致认为那块被穆罕默德踩在脚下的登霄石就在圆顶清真寺中。
岁月沧桑,在近三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耶路撒冷经历无数个战火纷飞的夜晚。不同的王朝不同的风景,一次次大兴土木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创造,破坏和建设并行,过去和未来接轨,一步步成了今天的耶路撒冷。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十字军、马穆鲁克军、土耳其人、英国人等都来过,留下历史上的惊鸿一瞥,之后被历史长河的波涛匆匆带走,风云变幻,耶路撒冷始终如一,见证着一切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