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朱老庄乡境内有—座近千年历史的“白马寺”遗址,相传是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修建的,并在这里传经布道。如今,遗址上散落的石窗等碎石构件,向世人诉说曾经的辉煌。旅游部门规划,将重建千年白马寺,再现当年庙会的繁华。
东昌府区朱老庄乡的陈庄村和杭海村相邻,京杭大运河的支流小运河(也叫新运河)从两个村子中间流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天气干燥炎热,小运河水位下降。一天,村民们发现河水中显露出一个石龟。“肯定是白马寺的石龟,应该弄上来。”村里有见识的老人说。白马寺后人郑庆岗从聊城城区赶回老家,和战友张来明及众乡亲一起下水把石龟身上和周围的淤泥清理干净,终于露出石龟的全貌。
“开始时用吊车往外吊,但当时的吊车很小,石龟太沉,弄不上岸。”郑庆岗的妻子路女士说,后来用钢丝把石龟捆绑好,钢丝的另一头缠在一个大绞盘上。“钢丝缠着大绞盘一圈圈地转,石龟终于慢慢拉上岸来。”
同期被打捞上来的,还有一个石碑底座。
朱老庄乡文化站站长宋金龙说,根据现存的碑文、史料记载,杭海村附近曾有一座兴建于唐朝的白马寺。相传,白马寺的开山祖师是玄奘大师的弟子,玄奘大师就是影视作品中的唐僧。
宋金龙说,这座唐朝白马寺曾在明万历年间重修,清代末年渐渐衰败。在东昌路开发区段东城办事处广付刘村村北的一座桥梁上,有三十多块关于聊城古建筑的浮雕,其中一块就记载了聊城唐代白马寺。“白马寺位于聊城五乡社,建于明清时期”,这里的建于明清时期,大概就是重修该寺庙记载的文字。民国和文革时期,白马寺接连遭到损毁,寺院毁坏殆尽,难寻原貌,仅保留有残破殿堂数间以及相关文物若干。
当年香火鼎盛的寺庙已经不见踪影。东昌府区文管所所长任家斌说,现在杭海村东、陈庄村南是唐朝白马寺遗址。现存遗址南北长120多米,东西宽80多米。
遗址上种了树,盖上了房子,树木间的空地上长满了草。两个村民在这里放羊。放羊的两位大爷一个姓甄,一个姓秦,都70多岁了。
甄大爷说,解放前,每月初一、十五,白马寺都会举办庙会,时间长了就成了白马寺集。“1953年发大水,白马寺救了周围好几个村子的村民。”白马寺建在一个高岗上,当时村子里的水淹到人胸膛,白马寺里却没有一点积水。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逃到白马寺避过劫难。
遗址上有很多残损的石碑,还有两个大石龟。其中一块明代石碑上刻着“白马寺重修山门记”,落款是“明万历四十五年仲夏”,即公元1617年。宋金龙说,这证明这座寺院确实叫白马寺,有记载的重修时间也是400年前的明朝了。
寺庙前还有一个千年古井。据推测,这座古井甚至比寺庙的修建还要早。
记者数了下,遗址上保存的有唐代、明代石碑6块、石龟2尊、石窗2个,古井1眼等文物和遗迹。还有很多刻有精致花纹的青砖砖雕。聊城文物专家陈昆麟曾说,白马寺遗址上的石窗山东省文物界都很少见。
宋金龙说,这些只是白马寺现存文物当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石制文物在新运河里没打捞上来。关于白马寺的详细历史记载,也就无从得知。
在白马寺后人郑庆岗家中,还保存着白马寺历代祖师的族谱、地契、医用书籍、香案、坐椅、床凳及箱柜等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