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马山街道直乐施村,村民们对它“爱恨交加”,戏称为“古董村”。
为什么戏称为古董村?有两层意思:一是该村的四置村落大多均已拆迁,如东边宣港村、西边姚家埭村,北面海塘村,只有直乐施村孤零零没拆,成为“老古董”村;二是该村确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堪称“古董”。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施家祠堂”;清乾隆年间的“东江盐场”遗址;清同治年间的鲍氏“翰林第”;民国时期应家祠堂的“电话局”遗址,以及马山唯一的“教堂”遗址等等。
2021年直乐施村已列入拆迁计划,然而,这个行将拆迁的“古董村”,村民们却留有太多的不舍和怀念。
直乐施村历史千年
施姓、周姓、鲍姓等为大姓
马山街道“直乐施”村,距离原马山镇政府北1公里左右,东边现是宣港村,南面是马山村,西邻姚家埭村,北接海塘村。村域内有“直乐江”和“横湖江”水域。以施姓、周姓、鲍姓等为大姓。
直乐江
笔者在《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高车头鲍氏”条目中,见有如下记载:
清乾隆间鲍曾尚、曾可,世业浙鹾(盐),由安徽新馆迁高车头(今属姚江西乡)。后又分徙小皋埠、姚家埭、俞港、陈家溇、直落泗、马山、东窦疆等地。
旧时,“直落泗”村域内“直乐江”、“横湖江”两江水流交汇,汹涌喘急,估计设有水闸调节。而“直落泗”中的“泗”,查考字典原为“瀃”。如《集韵·寘韵》曰:“瀃,泄水门也。” 可见,“直落泗”原为古鉴湖水利工程泄水门,其以蓄泄上游之水,阻挡三江后海咸水浸入作用。类似的地名如斗门街道的“石泗村”。
从“县志”可知,“直乐施”原来是“直落泗”的讹称。
另据,由清代直乐施人施聘三等纂修的《会稽长乐施氏宗谱》(民国六年(1917)善继堂木活字本)知:始迁祖(施)福昭,宋末自姚江迁长乐里。“里”为宋代的乡村编制,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可见,宋时此地就是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了。
村里古迹众多
施家祠堂历时300多年,弥足珍贵
走在直乐施村,看到有众多的老台门、老祠堂、老石桥等古迹遗址。施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
施氏宗祠
施氏宗祠
在直乐施村“胜利桥”西边桥脚不远荒草丛中,有一座坍塌了的施家老祠堂,占地面积较大,虽己破败不堪,但还能依稀能窥见往日荣光。残存高大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幅幅楹联,石柱底座处刻有宝相莲纹饰。其中有一根石柱上镌刻有:“簪缨启望于吴兴帝锡谱王锡书南渡衣冠之盛长维……”不难看出直乐施施姓是官宦世家,估计是宋室板荡之际,随宋室南渡到江南,在此繁衍生息,逐渐使其繁荣昌盛,人丁兴旺。
据《会稽长乐施氏宗谱》记载,该宗祠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捐创于里之西南,坐西向东,三间两进,奉福昭公为始祖。大约过了将近一百年,即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道光十年(1830),又拓地广址,鸠工庀材,改造宗祠为五间三进,两旁皆有侧厅,木柱悉换石柱,石柱上多楹联。落成之后,又捐置田亩以备岁修。咸丰八年(1858)又增设仪门……可见,该宗祠经多次改造扩建修缮,并已历时了300多年,是一座弥足珍贵的古建筑。
东江盐场署
绍兴最早的地方志典籍《越绝书》卷八 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这段文字虽短,但说明至少越国时越地已有盐的生产,这是中国最早记载于文字的海盐盐场。
海盐码头
古代绍兴不但产海盐早,而且产量多,质量好,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浙江通志》载:“汉时,高祖立濞为吴王,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武帝元狩四年冬,置盐铁官。会稽郡县海盐,故武原乡有盐官。”汉代,会稽为全国设置盐官的28个县之一。
年过九旬、马山街道东安城人杨乃浚老师,在1949年七、八月间,与马山区人民政府文教干事金富諹同志,一起去接收姚江乡国民学校(东江场小学)时,曾亲见过一块悬挂于该校大门之上,蓝底金字且系红线的匾,上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得知此处曾系清代东江场(盐场)盐署处,后改制成学校,此匾也被摘除掉改制成学生课桌。
盐仓溇
至今,直乐施村仍有盐仓溇地名。盐仓前有鲍氏台门石库门遗址。鲍氏的“翰林第”中,曾设有“(会)稽东(江)制盐所”董事办公处。
鲍氏宅第
直乐施的另一个载入史册的古迹,为“鲍氏宅第”。据《鲍氏五思堂宗谱》记载: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前临河道,建有埠头(小码头),船可靠岸,交通方便。门厅两侧东西各三间,为“稽东制盐所”董事办公处。大厅异常宽敞高大,正中悬挂“翰林第”匾额。房顶悬一黄绸包裹,是皇帝赐予寅初公(鲍存晓,字寅初)的文书。
直乐施鲍家
· 鲍存晓 ·
鲍存晓(1822-1884),字寅初。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二甲第十八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赐进士。同治十年(1871)入翰林院散馆,授职编修,充国史馆协修。故该宅第又称“翰林第”。有《东使笔记》等著述存世。
据鲍氏后裔介绍,直乐施鲍氏宅第,还是大型祭祀团拜和举行婚丧喜事的场所。其后有很大的院落,正房共七楼七底,东西两边各三楼三底和厢房,正中楼下客厅,楼上为书斋兼家塾,是孩子们读书和活动的场所,延聘有经验的教席进行启蒙教育。
据称,该宅原为晚清外交家施肇基的家产,施家去京为官后,典租给鲍氏,为期50年。成为直乐施鲍氏支系始祖鲍存晓的宅第。
鲍氏台门遗址
到了19世纪60年代,绍兴鲍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此开始,绍兴鲍氏由祖居高车头,分别迁居至绍兴各地,有直落泗(直乐施)、俞港(渔港)、姚家埭、窦疆(豆姜)、东郭门、作揖坊、前观巷、八字桥等。
这一时期绍兴鲍氏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由家居农村,而逐步进入城区。由于绍城是人文荟萃之地,进城后,鲍氏族人有机会与文人墨客交往,因而扩大了见识,接触了新思想;另一由进入城镇而扩大了产业经营范围,开始由单一的盐业,而扩展到相关产业(酱园)和新兴产业(煤油),如金融业(钱庄、银行)和城市基础设施和经营的行业(通讯电话公司)。
电话公司
据村中年过近九旬老人说,直乐施荷花桥的南岸原有“应家祠堂”,在民国时期(抗战前夕),祠堂内设有乡村罕见的“电话局”(电话分公司)。可惜荷花溇被填,应家祠堂老房子也早被拆,都不存在,目前长满树木、菜蔬和荒草……
荷花桥
笔者查阅《绍兴市志》、《绍兴县志》记载有:绍兴电话公司,创办于1912年。这个电话公司的发起人是马谟臣等3人,有6个股东参股,各家投资分别为:
马谟臣 10000元 应丽川 6000元
刘映斋 15000元 陈陆平 5000元
胡永堂 5000元
鲍氏“九世堂” 10000元
据了解,这6个股东大多是马山人,如鲍氏“九世堂”,即东窦疆鲍家;应丽川为直落泗应家人。故电话分公司办在“应家祠堂”。
绍兴电话公司初创时,在绍兴城区上大路(原实验饭店所在地),只有50门交换机,20名职工。抗战前,城区发展到700门电话,加上乡镇的200门,城乡合计最高达近千门。当时,乡镇设有柯桥分公司,有100门;此外,安昌分公司有50门,姚家埭分公司有50门。
然而,据当地老人说,姚家埭电话分公司,其实设在邻村的直乐施“应家台门”,可能“姚家埭”是马山区公所所在地,名气比“直乐施”大,故称呼为“姚家埭电话分公司”(村人称“电话局”)。日寇侵绍后,安昌、姚家埭两个分公司相继撤销。
千年古城名人荟萃
施肇基为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
施善昌、施则敬、施肇基
《中华民国史》第五卷.人物传 有“施肇基”条目 载:施肇基(1877-1958),浙江钱塘人。其父是施善增(1840-1903)。其祖籍为会稽仁渎。
直乐施民国证件
施氏累代为丝商,施肇基说他父亲“在乡经营收集转运之事”,“慈祥长厚,急公好义”。而其伯父施善昌(1832-1896),“在经营蚕丝出口业务,与洋商直接交易,家道殷实”。
直乐施宗谱
施善昌亦热衷于慈善。光绪初年,中国北方发生严重旱灾,此次旱灾从光绪二年(1876)持续到光绪五年(1879),故称“丁戊奇荒”,饿死人数在1000万以上,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施善昌积极联络江南地方绅商,募集财物,购置粮食,进行赈济灾民工作。
施则敬暮年
施善昌之子施则敬,则常年随父赈灾,后来结识李鸿章,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参与创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红会创始人之一,载入史册为后人所铭记。
从上述叙述可知,施则敬与施肇基的关系,是堂兄弟的关系,施则敬大施肇基22岁,是其“从兄”。
施肇基(1877-1958)是职业外交家。1893年即赴美出任清政府驻华盛顿使团翻译生,他是在册的满清最后一任驻美(美、墨、秘、古)钦差大臣(因武昌起义爆发而没有赴任),1920年至1929年、1933年至1935年,两度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公使。1935年6月,中美使馆升格为大使级,施肇基成为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 。
直乐施家族照
而直乐施鲍氏宅第,原为晚清外交家施肇基的家产,施家去京为官为商后,典租给鲍氏,留下施家“乐善好施”的家风家规。其施家宗族的堂号都命名为“善继堂”。
鲍诚圭父子
鲍存晓,同治年间,赐进士出身,上面已有述,不再累述。鲍存晓育有四子二女,长子鲍诚圭,字洁卿,会稽贡生,受父新熏陶,自幼习字,十余岁就写得一手端正楷书,曾为绍城至大寺书写匾额,现马山老街“张神殿”石柱上一副楹联出自他之身,是存世难得的见证物之一。
鲍诚圭的独子鲍德福,字荫余。是晚清秀才出身,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的教诲精读四书。苦练书法,长大后以书法扬名于会稽,求墨者众多,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绍城的“谦豫酱园”和“沈通美酱园”等店招,均出自他手。擅写行草与篆书,多达千余幅,大多都在寺庙亭台楼阁中,可惜大都已毁,幸存的有曹娥庙内楹联和位于绍兴著名风景区吼山内一巨大的摩崖石刻“云石”(“云”高93厘米宽61厘米,“石”高91厘米宽60厘米)二字,已成为吼山标志性景点。其落款署“邑人荫余氏鲍彬题”。
鲍彬(1875-1956),谱名德福,字荫余。会稽县学附生,曾捐候选盐运使,指分广东,加盐课司提举衔。擅正、行、草、篆书。据鲍彬后回忆,“云石”二字,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鲍彬以竹竿捆扎棉花代笔书写,并由其出资一百银元,搭架镌刻上石。
鲍存景的幼子鲍幼寅,是他54岁时所生,老来得子倍受爱怜。幼寅自幼聪慧,国学生兵马司副指挥,后改任江西九江候补知县,花翎同知衔江西法政毕业员……如今直乐施支系德字辈和亦字辈大都已故世。世字辈古稀之年者也不在少数。后裔中在抗战至解放前后大都搬迁至绍城、杭州、上海,甚至海外,后裔秉承祖训,自立自强,事业有成,他们多次回故乡寻根,情系故土。
施理卿与鲁迅叔祖
施理卿,名炳燮,字理卿,以字行,清绍兴府会稽马山直乐施人。生活在光绪年间,学幕时偏重洋务,学成后聘于两江总督衙门,主持洋务交涉事宜,以善于办理洋务案件出名。当时,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以瓜分中国为目标,而又各为本国的利益,互相又勾结又争夺,互不相让。洋务案件日蕃,而两江总督管辖区又是列强争霸最烈的地方,施理卿处理谨慎,周旋其间,颇具功力,而清廷又倚重两江,因系国家财源所在。
为此,两江总督这个职位,被视为肥缺,大多为实力雄厚的方面大员所轮值,而督署的师爷一般都有一已之长,就是如此,也经常会被辞退,而施理卿,无论师爷怎样换人,他总是稳坐这个幕度,巍然不动,此乃他熟谙洋务无人可代。
鲁迅的叔祖周椒生(1843-1917),名庆蕃,字椒生,号杏林,以字行世。城区覆盆桥人,早年就读于杭州崇文书院,系会稽县学附生,光绪二年举人。参加会试落第后,曾到山西卞、康二家大户从馆教书,后至福建福州、漳州等地衙门当师爷。因妻族亲戚、两江总督府洋务文案施理卿的荐介,以候补知县的身份,到江南水师学堂当汉文教习,后擢升管轮堂监督,盖施理卿之力也。鲁迅、周作人及其叔父周伯升等,绍兴东昌坊新台门周家5个“破落户子第”,得以进这所“无需学费”的洋学堂读书,全靠这位叔祖帮衬,才有后来的周家“两杰”周树人和周作人。
鲁迅的胞弟周作人,曾也随鲁迅赴水师学堂学习,在日记写到直乐施找鲁迅的同学,直乐施人封燮臣咨询临行关会事宜。
当然,直乐施这个“古董”村,不仅仅上面所述的“人文古迹”,还有“周总兵”大屋、谢家台门、顾家台门、殿号台门、殿号溇、殿号桥、荷花溇、荷花桥......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叙述!
顾家台门
根据越城区马山街道发展规划,直乐施村东边,已规划为绍兴“黄酒产业园”项目。选址就在直乐施村域东首:为杭甬高速以南、启圣路以北、越兴路以西、直乐施直乐江以东地块。项目计划用地1100亩,总投资55亿元,主要建设国内先进的智能化黄酒生产线、料酒生产线、传统工艺黄酒生产线、自动化包装线和智能化立体库,以及黄酒文化与工业旅游设施等等。
届时,直乐施村地块拆迁,将矗立一座现代化的中国黄酒产业城,浓浓的酒香和醉人的芬芳,将弥漫在钱塘江南岸杭州湾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