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五里赏桃花
文/盛祥贵
五里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近郊,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久负盛名的桃花源。
五里村生态环境极佳,全村绿化面积达90%,全村有近400亩的天然松树林和毛竹林,或松涛阵阵,或竹海澎湃,或林静景幽。1100亩的名优高效桃园,春季桃花红遍,5至6月份又是枝繁叶茂,桃红满坡,一派丰收景象,诱人的桃园中果香四溢,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而村口150余亩的生态养殖水面,是波光粼粼、风景旖旎的中山湖,给你无限遐想,岸边翠柳青青,芳草萋萋,又是一处垂钓者和游客的乐园。
“又是人间三月天,桃花姑娘下凡间”,走在黟县城区繁华的街道上,听到有游人呐喊。“桃花开了,桃花开了,五里村的桃花开了!”。我们一行未及打车,就兴致奔往心怡已久的桃花源。
未到五里村,已是花香阵阵,你大可不必看路牌导引,寻着桃花的香味就可以怀抱美丽的桃花园了。
蓝天之下,碧水之畔,春寒料峭,天气乍暖还寒,还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油菜已是金黄一片了,漫步其中,听松涛阵阵,闻鸟语唧唧,才看柳树吐嫩,又见竹海泛波、俯视春笋露尖,村中云雾时隐时现,空气中泥土的清香,伴着森林中大量释放的负离子,使你禁不住要大吸一阵这纯净清新的空气。
五里村的桃树不只是大而且多,在房前屋后、田间路旁,沟边道口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端立着,而山坡上却又是满山遍野,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的红艳,好似“接天连叶无穷艳,映日桃花别样红”的感觉。
我们三五成群,有的拍摄留念,有的高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的大声欢笑,有的辗转跳跃跌宕于山坡平地之间,更有甚者采花闻香后,洒落一团花瓣,说是要大家欣赏“落英缤纷”的演艺,好在有同行及时提醒,这才勉强打住,看他的表情还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桃花园因面积之大而闻名于江南,以花色艳丽而倍受人爱,又因果甜而桃商云集。桃在五里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种植面积达千余亩,美丽的桃花园是五里村生态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新的空气,蓝蓝的天空,满园的桃树,连绵的花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身处其中,令人倾倒,令人心醉,您尽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每年的3月下旬是一年一度的五里桃花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愈加高涨,踏青赏花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五里桃花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喜爱,由原来的名不见经传之地变成了现在的闻名遐迩得“五里桃花园”,这位美丽的“大姑娘”也成了五里当之无愧的“形象大使”。为了推介这位不可多得的“美女”,五里村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黟县桃花节,响亮地推出了“桃花源里赏花游”旅游产品。
伫立眼望这漫山遍野大片大片的桃花,好似“山坡下红雨,沟底涌彩霞”,这红得像火,那白的似雪,还有粉的同彩霞。
我想,桃花不是专为女人而开的,男人也喜欢桃花。我喜欢桃花的美丽,喜欢桃花的从容,喜欢桃花的大方,喜欢桃花的吉祥。置身于桃花源中,总感觉到一种喜庆、一种吉祥、一种希望滋润着心田。她给我美丽,她给我幻想,她给我幸福。今天与桃花为伴,同行为友,合影同欢,不胜高兴!
一朵朵桃花就像一个个妙龄少女,微风舞动着她那轻纱般五色的彩裙。从花瓣内吐出的丝丝花蕊,仿佛是被技艺高超的化妆师们着色后的少女们的一根根美丽的睫毛,是那样的灵动、是那样的鲜活、是那样的富有神韵。我想桃花之所以美,大概就是她通了少女的灵气吧。
此刻,我突然发现满山遍野的桃花,就像一群骀荡春风、娇俏可人的少女迎面扑来,充满着不染尘、不着雕琢痕迹的勃勃生机。又似一个媚态千姿的成熟女人,她不需要绿叶的衬托,却开得落落大方。以她的万种风情引来天南地北宾客满堂。她是美丽的象征,吉祥的化身,幸福的昭示。
以前,我就想写一篇关于桃花的文章,却恨自己没有雅士的文笔,写不出美妙的桃花文章。
以前,我就想绘一幅关于桃花的美图,却恨自己没有画家的妙笔,画不出美妙的桃花图画。
以前,我就想谱一曲关于桃花的乐谱,又怨自己没有作曲家的灵感,谱不出美妙的桃花曲谱。
我不曾记得有多少次到过这里了,但是,每次走进在这美丽的桃花源里,心中的那份情愫便涌动着、升腾着,不得不拿起笨拙的笔记下一些关于桃花的美丽和吉祥。。。。。。
这里,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是您体验异域民俗,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千亩桃花,花海连天,由于水质、土质等条件特别好,不但桃花最美,而且产的桃品质更优,五里桃花园,也因此名扬江南,前来观光者游人如织。
在桃花飘香或是果香四溢的时节,和你的亲人们、朋友们畅游在无垠的花海中,并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你、亲人、同事、朋友、同学们赏桃花、采香果、尝蜜桃时的愉悦情形,你能想象那时是多么令人愉快而又难忘的事情啊!
桃花赋予了身在五里人桃花般的灵性,给五里人带来了好运。如今,灵性的五里人正在以花为媒,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近年来,该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打造桃产业,发展“安农水蜜”、“中国沙红”“牛心桃”等优质新品种,推广果树栽培管理、低产果园改造等技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果。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积极引导农民围绕桃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五里村已是高标准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优美农村观光园区。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实验区”、“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农科教示范村”、“全省绿化百佳村”、“黄山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黄山市生态文明村”、“黄山市环保生态村”等称号。是黟县的一块宝地。全村年产水蜜桃200万斤左右,分早、中、迟熟三个品种,从五月底上市到六月底陆续采摘供应。村口有过境公路,村里成立了安徽省五里牌果业有限公司,村中有专用收购场地和免费停车场,运输极为方便,新上的蟠桃山庄高档住宅和酒店项目更是喜迎四方来客。我相信,有桃花的灵气,五里人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终于大焐,陶渊明为何作《桃花源记》——人处在一中喧嚣甚至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中,就会萌生那份极度渴望安宁,渴望净土的心境。。。。。。
我明白了,心中的桃花源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垂手可得,不必担心现实生活里没有理想中的桃花源,因为她就在你身边。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实也只是一弯小河,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遍田野和我的家人、同事、朋友、同学而已,这里有人间的真情,这里有事业的执着,这里有生活的感动,这里有生命的恬静,我想这便是心中的桃花源吧!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更大的一片“桃花源”。
记忆中的黟县桃源洞古诗碑刻
文/盛祥贵
2017年11月15日上午11时,我因驻村扶贫工作的缘故,在黟县碧阳镇横岗村委会坐班,正核对该村贫困户2017扶贫年度的家庭收入统计表,收到原黟县中医院退休的老中医师舒旦元先生的微信:“去你单位后,方知在横岗村扶贫济困,工作辛苦了,兹把桃花坞里的石碑上雕的诗发来给你鉴赏!”
“清溪一曲竹千竿,栈道遥同蜀道难。无定烟岚时变态,多灵草木昼生寒。桃开洞口霞飞水,梨放枝头彐拥栏。隔岸渔歌声唱晚,归云片片夕阳残。洞门深锁白云隈,洞口桃花岁岁开。为忆仙源好风景,渔郎底事不重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子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是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满足富者贵,酒者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暇,他人笑我痴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有酒无花锄做田。”。
咋一看这石雕诗文的内容竟似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山。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沈光洪 摄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诗中提到的“桃花坞、桃花庵、桃花山”大凡都知道是在苏州,因此我再三请教舒老回忆此文的出处,舒老再次发来消息:“昔桃源洞外有十里多长的桃花山又名桃花坞,有专人看管,用古黟当地的青石板雕刻成这几首诗。桃源洞洞外有一桃花坞,栽满桃花,古时曾有一庵堂,这是早已谢世的家住瑶山旧庵的胡哲明老中医在该处见后回忆写给我的,他如在世应该是一百廿余岁了!是不是唐寅所吟不得而知,石雕碑文他亲眼所见并记下告知于本人,绝对是真!勿庸置疑!”当晚我便到舒老的住处,谈及此事时,舒老还找出了当时留存的已发了黄的手抄信纸页。
当日中午,在南屏景区89岁的李邦勋老先生(系著名徽商李宗煝的后代)的住处,见到保存完好的《李爰得生圹志铭》碑刻记载:“爰得翁获葬地于黟南五都旧庵实中段,瑶山带其左,钟山倚其右,前临大溪,是曰武水源于武陵以达浙江……皇清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中秋月,赐进士出身、前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提督江苏全省学政、长沙王先谦撰、国史馆协修、方略馆协修、宛平陈冕书,京都杨梅斜街龙光斋刻石”的内容,这是晚年李宗煝获得京都御用石坊镌刻的“生圹志铭”的殊荣。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作于376年至396年的东晋太元年间。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番阳令吴芮部将梅鋗因反秦有功受封十万户列候,在其封地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山镇)西十里建梅鋗城,简称梅城。汉鸿嘉二年( 公元前19年) ,汉广德王国的广德王刘云客曾一度建行宫于赤山镇之环田(今城西一带)。梅鋗因攻秦助汉有功而被刘邦赏赐,给予其后代不服徭役、不纳赋税等特权,因为这一段历史,许多学者将“不服徭役、不纳赋税”的地区称之为“封建王朝时代的桃花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问世后,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的情怀。桃花源究竟是“仙境”还是“人世”?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唐代王维、韩愈、刘禹锡把桃花源视为人间的仙境;而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则把桃花源看作避乱的圣地;近代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陈寅恪则称:“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写实之文也”。
1992年春,央视新闻报道了黟县发现《陶氏宗谱》的消息,自古至今,诗家、游人留下无数吟咏“古黟桃花源”的诗篇,现代徽学专家蒲午的《桃花源新考》……也印证了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创作原型地域在黟县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盛祥贵中共黟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