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夷
涟滩渡,古为攸水上的一条重要水路,一条古驿道自朱亭镇入攸县,横跨涟滩渡,至江西莲花、萍乡等地。
涟滩渡畔古木丰茂,因地势东高西低,河床渐渐东移,现已移至田垅中央。河水肆虐无常且多次改道,冲积成大片的乱石洲、沼泽、滩涂,田垅间就像一个癞痢头。滩涂连着滩涂,故名涟滩渡,而渡西5.23平方公里的地域,叫涟滩村。
涟滩渡,是村民出入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与网岭镇和106国道仅一河之隔,生产生活资料的采购、农副产品的销售,均要往返于涟滩渡。世代涟滩人为解决过河难、行路难殚精竭虑。据《同治版攸县志》记载:文严伯、曾禹臣等人,捐赵家垅田租三十石,设义渡,立渡会。多家族谱也多有记载:先祖多次于渡口支木为桥,但很快又被洪水冲没。新中国成立后,攸县交通局长年安排船只和船工于渡口摆渡,只是每逢汛期,就会恶浪滔天,渡船只能停摆,出行则要绕道至上游的宏市桥,往返有十八里,众人叫苦不迭。
后来,渡口船工文承宗自费购买了水泥预制板在渡口处架设简易便桥,先后被洪水冲垮三次,又复架三次。直到2014年,终于迎来了国家渡改桥政策,攸县财政拨款420余万元,历时一年多,在古渡旧址上建成了一座长126米、宽7米、桥面387平方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涟滩村人过河难的历史。
与此同时,经过历代涟滩人夜以继日,前仆后继的奋斗,滩涂也陆续被开垦成耕地。2010年,攸县国土局立项,国家投入巨资,将涟滩渡旁边的数百亩耕地,改造成了适应大型农机操作的良田。
涟滩村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可谓藏龙卧虎之地。渡畔朱家场的朱希周,以博学多才闻名,“善词赋,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一笔赵字行书,铁画银钩,堪媲美前贤王羲之”。据说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当地一土豪,吝啬刻薄,为富不仁,寿庆时请朱希周作寿联。朱希周不假思索,作一联语:“良心无半点,衣里常藏刀”,写罢,拂袖而去。1944年六月,日寇入侵攸县,朱希周时任田粮办事处主任,因拒绝向日伪政权交纳军粮,被杀害。如今,这个3000余人的行政村,有博士14名,硕士43名,具有本科学历者210余人。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前有攸河天险,后倚罗霄山脉,进可攻、退可守。井冈山革命时期,涟滩是中共湘赣边区根据地的前沿阵地,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血雨腥风中,十四名连滩人加入中共地下党,董玉田、谢雪光等四名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涟滩还是个长寿村。紧靠古渡的两个自然村落中,曾有百岁老人4名,全村现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28名。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浓浓的孝亲氛围也是长寿的秘诀。涟滩村获评县以上的敬老孝亲模范者十余人。70多岁的儿媳吴菊英照顾104岁的公公朱辉先,勤勤勉勉、唯恐不周。102岁的刘曼妹病卧六年,88岁的儿子文爱菊一直与母同床而卧,早晚陪伴,病重时,母亲突发奇想,想尝一些难寻的食物,文爱菊为此到处奔波、四处收罗,没有任何怨言。诸如此类敬老孝亲的故事,在涟滩渡旁数不胜数。